薄熙来下台后,重庆文革式“唱红歌”运动首先中止了。当局甚至贴出告示,禁止民众在大礼堂广场等场合唱歌,以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据重庆一位资深媒体人士透露,薄熙来二零零七年到重庆后,对《重庆日报》进行严格控制。每一篇关于薄的报道都需由他亲笔修改后才可发表,文章所配的图片也必须由他亲自挑选。重庆的其他报纸则只能转载《重庆日报》关于薄的文章。薄熙来每晚十二点后会专门用一两个小时来修改记者的文稿,因此《重庆日报》对薄熙来活动的报道也总会推迟一天。为了配合对薄熙来的宣传,《重庆日报》专门成立了一个为薄写报道的三人小组,署名为肖竹,即“小组”的谐音。
资深媒体人透露,薄熙来到重庆后,要求为他写报道的记者们读《毛泽东选集》,并经常告诉他们自己的语言风格和喜好。《重庆日报》在这方面也花了不少功夫,报社就曾组织考察团去大连及商务部交流,了解薄熙来对新闻报道的要求。报社经常组织记者分析薄熙来的写作喜好,精确到薄喜欢写长句还是短句,以及他喜欢用的短语词汇。分析完后记者们还需提交研究报告。即便工作做得这样细致,但在薄熙来严苛要求下,为薄写稿的记者们还是被弄得神经紧张。一位前《重庆日报》部门主任因不堪薄熙来的压力而患上严重抑郁症,几度想自杀。媒体人士说,“薄熙来一般会要求将自己的新闻放在头版头条,这与前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将头版头条留给百姓的做法很不相同。”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步行街内,平时有许多中老年退休人员在此下棋、闲玩。薄熙来下台以后,这里几乎天天都有近百人聚集在一起议论时政,主题全是关于薄熙来。有人指着周围的众多银杏树,直言不讳地称因薄的喜好而造成重庆原有市树黄桷树被大面积铲除,“改种银杏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行为”。这种纪录片式的场景,就发生在当今的中国重庆。这些聚集在银杏树下讨论的人,是重庆唱红的主力军之一,是薄熙来在重庆的民意基础。在重庆的几个商圈内,杨家坪商圈是唯一一个有群众聚集议政的地方,这些群众多为周边几个大型企业的下岗工人或退休职工。这些大型企业,像西车厂、建设厂、新华印刷厂,在上世纪中国的文革时期均被卷入武斗。议论时政的这些人中间,凡是上了点年纪的人,当年也多半参与过文革,因此对政治抱有高度热情。重庆运动式的唱红打黑﹑以及领导人要求读《毛泽东选集》,无不使人感到文革幽灵的再现,而这一切也在一夕之间消失。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