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该塑造还是引导?(图)
(Getty Images)
孩子是一张任人书写的白纸,还是一个拥有自我发展意愿的生命?两个孩子不一样的暑假,折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
两位妈妈的分歧
放暑假了,针对是否给孩子制定作息时间的问题,两个妈妈有了不同的意见。
小海妈妈:父母应该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然后督促他执行。
小强妈妈:你告诉他每天必须做好哪些事,然后让他自己安排就是了。
小海妈妈:那怎么行?孩子天性贪玩、懒惰,你不对他严格要求那就是在放纵他。
小强妈妈:要教会孩子自己管理自己。你相信他,并给他一定的自由,他才更有主动性。
两位妈妈谁都说服不了谁,遂决定按各自的计划行事。
小海妈妈给小海规定:7:30起床;8:00~9:00做语文作业;9:00~10:00做数学作业;10:00~10:30玩耍;10:30~11:30看课外书……
小强妈妈告诉小强:这个暑假你必须认真做完语文和数学两本作业;看完《鲁滨逊飘流记》、《环球旅行80天》、《绿野仙踪》3本书;每天的具体安排你自己定吧。
两个孩子的暑假
小海的书桌前贴着妈妈制定的作息表,还放着个小闹钟。小海做一会儿作业就看一会儿钟,有时一直看着钟发呆。小海妈妈白天要上班,让奶奶作监督员,不时提醒小海该做什么。小海非常讨厌奶奶的唠叨。晚上妈妈问,小海表现如何?奶奶汇报:“看电视超了15分钟;看课外书时玩魔方;该写日记的时候,他又要看课外书……”妈妈很生气,批评小海:“你怎么这么不自觉?你要自己管好自己,不能老是让人监督。”小海不吭声。
小强很高兴:每天的时间都是自己安排,太好了!他给自己规定,一般情况下,每天上午做作业,下午看课外书,晚上写日记。有时候,他一整天都在同学家玩,晚上回家再完成当天的任务;也有时候看书入迷,整个下午哪儿都不去。妈妈每天也要检查,但只是问他任务完成的情况,至于他是什么时候做的,花了多长时间,一概不管。
小强有一次约小海一起玩,小海苦着脸说:“现在是我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强说:“你先玩,等会儿再做不行吗?”“不行啊!奶奶不会让我出去。”“那你快点做,我等你。”“你要等到10点钟才行。妈妈规定我10点到10点半之间才能玩。”“我等你一个小时,就只玩半个小时啊?我不干!”小强不高兴了,再也不找小海玩。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故事中的两位妈妈都在用心培养孩子:小海妈妈用自己的理念塑造孩子,小强妈妈则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生活中,像小海妈妈那样的家长很多,而且常常被视为优秀父母;像小强妈妈那样的则是少数,并且往往被人冠以纵容子女、疏于管教的“罪名”。在讨论两种教育方式孰优孰劣之前,我们不妨先考虑另一个问题:教育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关于教育的目的,很多教育家都有一些精辟、经典的言论。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让孩子学会生活。这里的“生活”是广义的,是指融入社会、立足于社会的能力。
我们暂且不论小海和小强将来谁会发展得更好,单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来看,小强妈妈是遵从了这个目的的。小强妈妈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每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一个人有相对的自由,也有相对的不自由。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孩子才能主动去学习生活的本领。而小海妈妈按自己的意愿控制着孩子的生活;她认为孩子的表现和她控制的松紧度有直接的关系,于是她每天要听“监督员”奶奶的汇报,而不是直接去看孩子的作业完成得如何;她看重的是“控制”这个形式。
引导,而不是塑造
塑造的本意,是用泥、水、钢木骨架、染料等材料塑出人或物。塑造论建立在“孩子是一张白纸”的认识基础上,认为父母怎么塑造,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认为,孩子决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一个精神胚胎,其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如果大人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那么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没有发育的机会,孩子的表现只是折射父母的感受和价值观。其结果将导致孩子做什么事都缺乏内在的动力。比如,小海可能会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如果父母没有要求或要求不严,他可能就会放纵自己。
父母用自己的意志塑造孩子,还会让孩子不信任自己的判断,只会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只有别人夸自己好,自己才是真的好;一旦别人骂自己笨,那就自卑得抬不起头。
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拥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会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无疑,小强会成为这样的人。
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他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事负责——小强妈妈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