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会”:变异的维权

又到年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的“3·15晚会”估计又是万众瞩目,消费者期待了解消费陷阱和事实真相,知名公司则惶恐和提心吊胆,短短十分钟的曝光节目,可能让一些公司或人物晒个半死。

但晚会的超级威力,却折射出普通消费者的无力。无论中国500强还是世界500强,普通消费者的投诉如同蚍蜉撼树,往往泥沉大海,很难有半点影响。

根源或许在于,普通消费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精力指出大公司产品或者服务的缺陷,没有依据的投诉自然毫无杀伤力。

中国不缺专业检测机构。遗憾的是,它们做得似乎远远不够。不要说普通消费者,专业媒体希望找个能说清的地方都很难。

几年来,食品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包括有机蔬菜含有农药、转基因大米掺入常规大米、山西老陈醋使用化学添加剂勾兑等,历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消费者个人想搞清楚,找检测机构分析化验,后者一般会拒绝个人申请,只接受单位申请。之所以这样,据说是如果随便每个人都能检测却无法保证被检测样品的来源的话,会造成很多问题。

媒体虽是单位,要委托检测机构寻找真相也很难。去年,本报记者曾拿一些食物样品找到专业检测机构希望获得真相,却被告知,不受理媒体和记者的检测委托。

如此一来,要想曝光某些公司和一个行业的潜规则,只能“守株待兔”,期望某些与老东家决裂的业内人士爆料;完全靠普通公众的力量,从外部突破一个积弊丛生的“烂公司”或“烂行业”,成功微乎其微。

消费者以及媒体维权的无力感在下面这样一个事例中体现得很充分。此前,主流舆论一直声称“国内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但是2009年10月至11月,独立民间组织就对国内8个城市的9家大型连锁超市的19个门店展开调查。结果在沃尔玛长沙黄兴南路店和中百仓储武昌区水果湖路店的抽样中,检测出有转基因大米在售。

该民间组织的调查报告发布后,国内才掀起了一波非法转基因食品的检查风暴。这个民间组织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支持者,拥有超过300万名支持者,而且不接受任何政府、企业或政治团体的资助,只接受市民和独立基金的直接捐款,因此能正面突破任何一家藏有猫腻公司的伪装,将层层遮蔽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将希望完全寄托在央视“3·15晚会”真有点可悲。央视地位独特,当然能动员一般公众无法企及的各种资源,但中国只有一个央视,每年只有一次“3·15晚会”,而成千上万消费陷阱的揭露远非央视一家所能胜任。

一般的消费者也没有足够的实力、精力、时间进行独立调查,不可能每个家庭都将自己的厨房变成摆满了试验容器的化验室,希望只能是有越来越多的独立检测机构能够为普通消费者服务,提供真正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报告,让玩猫腻的大公司无处遁形。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