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耻的大公报社论(1946年)

看中国编者按:自王芸生於《大公报》发表“可耻的长春之战!”之後,《新华日报》气急败坏的刊出此篇谩骂式的社评。

随着内战规模的扩大,《大公报》继续替蒋介石帮凶。当时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向我军大举进攻而将其战略重点放在东北。“这一时期的旧大公报,从日本投降,蒋介石电邀毛泽东主席赴重庆起,中经政治协商会议,和平破裂和解放战争的几大战役,它的言论主要地追随着蒋介石政权的命运,倾诉着一个走向灭亡的阶级的情愫,进步的因素已经很少。特别在一九四六年初叫嚷东北问题的时候,大公报成为反动言论的急先锋。”《大公报》配合蒋介石“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军事行动制造舆论,仅在1946年2月中、下旬10天当中,即就东北问题连续发表三篇反苏反共的社评:《读雅尔塔秘密协定有感》、《东北的阴云》、《东北经济与金融》,紧密配合国民党特务发动的反苏反共高潮,煽动反苏反共情绪,曾使一些不明事理、不知真相的青年学生上当受骗。2月22日,国民党特务借口东北问题,在重庆煽动一部分群众和青年学生举行反苏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游行。国民党特务趁机捣毁重庆《新华日报》营业部,打伤工作人员多人。王芸生、曹谷冰说:“王芸生连写这三篇文章,都是反苏反共的。在发表第三篇文章的同一天,大公报和其他报纸上发表了傅斯年……等二十人的《我们对于雅尔达秘密协定的抗议》。也就在这同一天,国民党反动派组成了约两万学生的游行示威,由沙坪坝出发,沿途呼喊反苏反共的口号,当游行队伍刚刚走过民生路时,突有暴徒多人跳进新华日报营业部的窗子,予以捣毁。”

3月中旬,东北苏军开始撤退回国,国民党军乘机进占沈阳并向周围扩张,接连抢占一批城市。经过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国民党虽曾被迫签订停战协议,但它很快就又撕毁协议,继续大举进犯。东北民主联军实行自卫反击,连续在本溪、四平等地给予敌人重大打击;于4月18日进驻长春,在敌我兵力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取得了全歼敌人的胜利。这是我军在东北第一次获得的攻坚战的重大胜利,也是我军战史上首次攻占这样大的城市。我军攻占长春,对国民党军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引起敌人的震惊、舆论工具的喧嚷和诅咒。《大公报》领导层眼看国民党军连吃败仗,东北局势吃紧,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惶恐,按捺不住对共产党的满腔怒火。4月16日,长春城内还在激战,《大公报》上海版就发表了王芸生写的社评《可耻的长春之战!》它完全站在国民党反动派一边,恣意诬蔑东北民主联军。该报重庆版也在4月17日登载了这篇社评。

这篇社评首先叙述“苏军撤,共军来”这一观点说:“复杂的东北问题,半在外交,半在内政。现在苏军已保证本月初以前撤尽了,且正在撤退之中。外交一面,可谓业已顺绪。但在苏军纷纷撤退之际,在东北的内战形势却在加剧地进展,且已在许多地方纷纷地打起来了。内外消长,令人心情起落不宁。”文章紧接着说:“尤其可耻的,是长春之战!”

社评作者为了蛊惑读者,故意装作悲天悯人的神态,说他这个“坐在关内深夜编报的人,读着这络绎而来的电报,手在颤,心在跳,眼前闪烁,俨若看见凶杀的血光,鼻尖酸楚,一似嗅到枪炮的硝烟”。然后根据该报记者从东北络绎而来的那些胡编乱造的荒谬报道,横着心把笔锋一转,就将蒋介石出尔反尔,破坏国共双方经过谈判达成的历次协议及其发动内战、攻城略地的罪责,一古脑儿喷射到共产党和东北民主联军身上。社评再一次贩卖该报“祖传秘方”“国家中心论”,叫嚣“东北是国家的,东北应该由国家在抗战胜利中收回,以恢复国家的完整”。而其最荒谬最无耻的地方,就是居然摭拾国民党特务制造的谣言,白昼见鬼,诬蔑东北民主联军使用“进攻的战术,常是用徒手的老百姓打先锋,以机枪迫击炮在后面督战。徒手的先锋队成堆成群的倒了,消耗了对方的火力以后,才正式作战。请问这是什么战术?残忍到极点,也可耻到极点”。

本文留言

作者陆定一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