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人到中年时 我选择了出国(图)

作者:bj-jj  2012-01-25 22:1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9


看中国配图(李品颐提供)

我和老公在不惑之年时放弃了国内令人羡慕的工作及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选择了出国。而今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人们在不厌其烦的讨论着该不该出国,归还是不归时,我想告诉大家我和老公的故事。

老公80年代末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当时正是出国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老公也不例外,托福;GRE;申请美国的学校,就差一步迈出国门时,母亲得了重病,孝顺的老公依然决定留下来。老公说当年他选择学医,就是因为母亲身体一直不好,他想做个医生好给母亲治病。他这一美好愿望虽然没能使母亲长寿,但也为母亲在后来与病魔不断抗争的最后几年尽了力。等到为母亲尽完孝,再回过头来想出国时,发现半个班的同学都已在美国生根发芽,有的都开花结果了。80年代末申请去美国的实验室工作还算容易,可90年代末,这种机会就难了去了。据说,美国的医学实验室大多被中国的医学生给填满了,有的实验室公告栏上发的都是中文通知,因为整个实验室都是中国人,所以没必要发英文的。

再说说我,同为80年代末毕业的我,那会儿虽然还和老公不相识,但却忙着同一件事--学英文。只是他的目的是出国,我是为了进外企,找一份好工作。在我的英文班里,我是唯一的不为出国而来学英文的。我后来认识老公时,已经是一个收入颇丰的高级白领,并且是北京最早买车买房的那一族,所以我从来就没想过出国,甚至还嘲笑身边正办出国的朋友。老公此时也已由一个医学院的毕业生,磨练成了一个科里拥有副高职称的中流砥柱。事业之路谈不上平坦,但还算风顺。相对于在国外只能申请实验室的工作,他更喜欢国内的临床工作,所以想出国发展的念头也渐渐的淡了下来。后来发生的事与其说是我们选择出国的原因,不如说是我们选择逃避的方式。

在咱们中国,医生如果没有灰色收入,那就是被称作无产阶级的工人的兄弟。灰色收入的来源基本靠3条路:药品及医用器械回扣;红包;走穴。这是地球人都知道到秘密。本人在外资药厂工作,深知医药代表的苦衷和不易,所以要求老公不要收任何医药代表的药扣,更何况一个外科医生也开不了太多的药。器械回扣嘛,对于老公这种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的医生来说,别说吃肉喝汤了,就是连口水都别想喝。现在啥样俺不知道,至少当年是这样。红包,这是我和老公最深恶痛绝的一样东西。原因不用说了。作为一名医生,老公无论从业务水平,还是思想道德水准,都无愧于医生这个称号。最后就剩走穴了。我和老公都认为走穴是个一举多得的事,它可以为外地的病人节省来京的大笔费用,免除路途及生活的不便,同时享受到了高水平的治疗及服务。对于医生来说,用他的劳动获取应得的劳务费。所以,只要有外地医院请我老公去做手术,他通常是去的。但这种机会很少,所以总的来说,老公是个很清贫的医生。论学问,老公比我大得多,论付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要比一般的大学多读两年,工作后,他永远都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医学知识。论收入,他的工资加奖金只是我的三分之一,有时还更少。这就是在我们出国前,像我老公这样一个本本分分的医生当时的状况。做为他的妻子,我有牢骚,但我不抱怨他。做这样一个医生的妻子,我无比的自豪和荣耀。说到这儿,大家会觉得我们俩是那种有良知的好人。没错,我们俩是好人。可好人的下场是什么呢?

我去东北出差和东北的同事聊天,当他知道我老公是北京某大医院的外科医生时,倒吸一口气,睁大眼睛,然后似笑非笑地说:那你俩可太有钱啦!我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可我当时愣住了,不知该怎么接下面的话。我如果告诉他我老公多么清贫,他会认为我此地无银三百两,可不说吧,我当时的那种心情根本没有语言能形容。我后来和朋友说起这件事,朋友说:你是不是有一种特想抽他的感觉呀。我一拍桌子,登时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没错,我当时就是那种想抽丫那感觉。

抽人肯定是不行,这口气出不去,也只好自己内部消化。我和老公自我安慰:别管别人说什么,咱做事对得起天地和良心就行。可是中国天大地大,却很难找个放良心的地方。这种被人冤枉的事也就忍了吧。忍,是要有底线的。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如果你问他生活中什么最重要,恐怕十有八九的男人会回答:事业。中国的人际关系轻则断送你的前程,重则断了你的事业和生路。老公的科主任成为了学术及人事斗争的牺牲品,新任命的主任带着自己人走马上任,像老公这种前任领导的人马就自然靠边站了。一朝君子就得一朝臣,你看那个党派上了台不都得换套人马嘛。这是政治,很好理解。但这种政治体系被运用到医院的管理体制时,就成了那些根本不想参与人事争斗,只想做个好医生的人的“断头台”。此时的老公有两条路:1,留在科里整天无所事事;2,和老主任一起调动到其他医院,可这种把自己的命运像狗一样让人牵着走的人生,我们不能忍。既然命是天注定的,我们改变不了,那么我们就想靠自己去寻找运,然后用自己的努力去让运带着命走。老公后来经过努力,又在澳洲成为一名医生后,他终于找到了适合他这种人生存的土壤。这是后话。

此时的老公又想到了出国这条还没走过的路,这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我呢?十几年前,我刚刚进入医药行业时,和那些老专家;教授;主任们打交道,我不能说所有的人,但绝大多数的老教授们那种注重学术,兢兢业业的医学精神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医生,什么叫神圣。我都已经记不清从何时起,学术风被另外的一股风卷走了。我的事业中没有了专业,只剩下了一个字:钱!我白天忙着周旋于那些跟我讨价还价的医生中间,可如果他们在你的梦中都挥之不尽时,你觉得我过的还是人应该过的日子吗?就在我和老公都觉得没路可走的时候,上帝把我们带到了澳洲。我以前总是觉得我的命不好,可现在,我觉得自己的命实在是太好了。就在到了澳洲之后,我的思想和思维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发现自己终于活明白了。接下来才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该不该出国,该不该归。

该与不该的标准就是看你想达到什么目标,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换句话说,就是你对成功人生的定义是什么。后悔出国的人们都有共同点:进不了主流,职位不如国内时,赚钱没达到期望值。出国前不如自己的人都升职了,有好车好房了。说来说去,归根结底就一件事:物质。难道你出国的目的就是要比你以前的同事拥有更好的房和车,挣更多的钱?你为什么总是想:如果我不出国,我早就如何如何了。你怎么就不想,如果我不出国,早就让人给挤兑得胡说八道了。澳洲不是天堂,既有政治斗争,又有人际争斗,另外还得加一个种族歧视。金庸先生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问题是中国是江湖中的江湖,江湖中的航母。对于我和老公这种不好争斗的人,我们愿意活在澳洲这个小江湖。我们宁愿躺在没有豪华装修的小房子里睡个没有噩梦的安稳觉,开着一辆经济型轿车以超越中国豪华车的速度在有秩序的马路上行驶。我的确因为语言的障碍在多数情况下不能融入到澳洲同事之间的谈话,但我从来不缺少公司的同事对我极强的工作能力的敬重,也没有缺少老板对我为公司所做贡献的肯定和嘉奖。

我在来澳洲第四年的时候,又回到了我熟悉的医疗行业,当我对朋友说我运气很好时,朋友却给了另外一个说法:一个人如果有能力,无论做什么,在哪里做,你都能做的很好。人生贵在踏踏实实的生活,别这山望着那山高。我身边的澳洲人都过着简单的生活,干着普通的工作,挣着平均水平的工资,该买房的买房,该买车的买车,该郊游的郊游,该度假的度假。没人注意你开什么车,穿多少钱的衣服,包是不是名牌,鞋是不是本季的新款。我和医生之间的关系焦点是:病人该不该用,而不是给病人用了,我得给医生多少钱。

我前面提到老公又在澳洲做了医生。他为了拿到澳洲的行医执照,要通过层层的考试。这其中的艰辛只有那些来澳洲的海外医生彼此之间才能真正的相互理解体会。旁人或许能理解,但绝对体会不到。在澳洲的医院里工作,有标准的流程,该是谁的工作就是谁的,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单纯,年轻医生可以和高级别的医生争论,目的就是为了病人,不掺杂个人色彩。高兴就在这儿干,不高兴就换一家医院,反正工作流程,治疗方案,工资标准都一样。没人能左右你的前程,没人能妨碍你挣钱。就这样简单的工作和生活。

说到这里,我的观点也显而易见了。无论你选择做什么,选择在哪里生活,出国也好,海归也罢,都没有对错,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足够了,不用看别人。其实,即便我老公在澳洲做了医生,但因为是刚起步,收入不高。把收入的澳币折成人民币也还是赶不上国内有灰色收入的同行。可是别忘了,钱多钱少不是检验幸福的标准。我和老公结婚十几年了,一直相依为命,生活美满。我们不是有钱人,也不追求有钱人的生活,就踏踏实实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也从来不缺钱。有一个现象,只要是在国外能踏踏实实生活的中国家庭,幸福的多,离异的少。

可是国内呢,家家防范,人人自危,小三儿小四儿满天飞。一位国内的朋友一句话道出无奈:钱越挣越多,房越买越大,车越换越好,可幸福指数没上去。我前面说过:到了澳洲之后,我的思想和思维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发现自己终于活明白了。是人就要对物质有追求,我也不例外。到澳洲后,在这个相对自由;平等的国度里,我对于那些虚荣的东西追求的越来越少,我把我的人生重点放在了过日子上,尽情享受我们平常人的生活。

我看到网上很多人认为,出国前在国内已经做到了某某职位,出国后最大的问题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其实这再正常不过了。你到了别人的国家,享受着别人精心保护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福利,你还得让人家把好职位给你留着。这事可能吗?何况你在国内的职位也是一步一个台阶的走上去的,到了国外,无论你多大年纪,无论你多有经验,也都要从头开始。只要你肯踏踏实实的干,凭着你在国内的经验和能力,你会上的很快。就像我老公,同行们一眼就看出他不是一般大夫,可他在澳洲就得和年轻人一起起步。但他在国内积累的经验的确使得他的起步高于一些年轻人。他的语言能力带给他很多障碍,但也没有完全影响了他的经验和专业水平的发挥。无论如何,他做着他喜欢做的事。而且他一定会越做越好。

我想劝劝刚出国,还没找着北的同胞,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放平心态,饭一口一口的吃,路一步一步的走,日子一定是越过越好。想想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生,该留的留,该归的归。

来源:文学城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