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为什么中国的转型这么艰难

感谢四个商会的邀请,在座的就是企业家,我不讲企业转型了,我就讲为什么转型。更多是从宏观层面上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层面上,强调转型的重要性。新时期的转型,我们已经谈了十几年了,到现在仍然在谈转型,说明我们没有都没有转成,说明我们都在嘴上转型,手中没有做。但是这个不能怪大家,这是在政策层面上出了问题。

我们政策层面上所看到的转型的文件也不少,有人大概查了一下历史的文献,大概正式提出转型已经十七个年头过去了,不仅是政府文件谈转型,企业也在谈转型,但是我们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在谈,而转不过去,为什么这次狼终于来了,必须要转型了,不转已经不行了?

过去十几年,之所以一直在谈转型,但是没有做成转型,我认为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我们这个政治体制就是一个增长型体制,我们看一下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到现在为止仍然是GDP挂帅,只要政府是GDP挂帅,他追求的一定是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不是资源配置的效率。

其实我和陕西有一定的渊源,我在陕西下过乡,在那里读大学。去年我又回到陕西,一路走一路看,就碰到市长们都在抱怨,说压力非常大。为什么压力大?说GDP年年排名谁垫底都不好看,一垫底以后提拔的机会就渺茫了。从市里走到区里,区长们在抱怨压力太大。同样是因为这样。在省里排了GDP排名,再到市里GDP排名,各层GDP排下去,排得大家都是只注意GDP的增长速度。当然,到了下面以后,也有办法,来应付这种排名。

我又问了一个区长,我说排名垫底怎么办?那个区长说了,没有办法,编吧,所以,我们GDP的数字是不能看的。在这样的一种政治体制下,在GDP挂帅的情况下,不仅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不是效率。

并且由于政府对于经济活动干预的不断深入和规模的扩大,政府也有能力动用资源推高短期的GDP,用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方法来追求短期GDP,这是我们十几年来转型不成功的办法。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些年一直在增加,这还是预算内的财政收入,但是预算外的财政收入还很难拿到数据。如果包括了预算外的财政收入,政府的财政增长更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