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共党刊谈道德 中南海意识形态强硬化

 2012-01-03 22:26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3

昨天(1月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的中共中央党刊《求是》杂志刊发署名“秋石”的文章称,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主流是“进步、光明、向善”的,而非正在逐渐滑向一个“低信任度和缺德的深渊”。

  “秋石”本是一味中药,又名为“人中白”。因与“求是”谐音,被《求是》编辑部用于集体笔名。近年来,《求是》杂志多次以该笔名刊发写作组文章,话题多为抵制民主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强调意识形态管制等,被认为是近一阶段中南海意识形态强硬化的风向标。

《求是》该文称,目前,中国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总的来说,中国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发展进步”的。

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仅表现在“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

首先,新的政策特别是新的制度体制推行的初期,常常也是新旧社会规范(法律、行政和道德等)冲突的时期,旧规范往往失范,新规范尚待建立。其次,是现有道德严重失范的领域,比如,公共道德领域问题多发易发,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文章也承认,一些官员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少数官员弄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腐化等。并说,这些人的败德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大。

文章探讨了“体制不完善”导致道德败坏的机制。例如,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虽然表现为官员的败德,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钱权交易多发频发,而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却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而仇官仇富现象,虽然表现为社会成员的非理性心态,但深层次的原因,是社会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不均造成的社会心态失衡甚至扭曲。

文章强调,目前中国社会舆论对道德失范现象有“放大效应”。作者说,一例败德的突发事件,会引起一些“小报小刊”和“网络媒体”的“亢奋、躁动以及持续、深度”的“追踪报道”,道德“滑坡”的舆论也随之“铺天盖地”般传播开去。

对这一说法,批评者认为,以此文章逻辑,似乎是在论证官方新闻管制和舆论粉饰的必要性。

原题目:中共党刊《求是》杂志谈道德

来源:法广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