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的后果被遗忘文革的前提在延续
海外对“文革”的态度就像碰到祥林嫂:所有中国人出来都讲“文革”,他们很烦。所以,“文革”在海外是票房毒药,书也卖不好,除非是写毛泽东的什么事情,那个才能卖。“文革”真正的读者应该是国内。
如果非要说“文革”研究是海外市场的需求,我倒要反过来说一句话:很多人认为现在没有好的写“文革”的作品,是因为国内的限制,其实完全不对。这么多人,这些年都跑到海外去了,也没写出什么伟大的作品。
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阅兵的时候,前一个毛泽东方阵跟第二个邓小平方阵是自然衔接的,人们看到这六十年是一个整体,“刷!”地一下就过去了,中间的东西被完整地切掉了。所以有朋友就说,中国的遗忘工程很成功。
大概两年前,我在广东佛山做一个关于“文革”文学的演讲,演讲完了以后,有一个年轻人,很严肃的表情,站起来问我一个问题,说,我们看了很多关于“文革”的故事,都是走资派、知识分子受迫害,但所有这些受迫害的走资派、知识分子加起来,其实也不到国家人口的10%或者5%,就是假如说那个时候全国是六七亿人的话,他们加起来也只有几千万人,90%的老百姓并没有直接受害。反过来,今天90%的人民是弱势群体,开宝马、做生意、掌握经济权力的还是5%、10%的人,你怎么看这个情况?
你看,这就叫遗忘工程。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台下听的人也都用很期望的表情看着我,全场的反应也是整个演讲过程中最认真的一瞬间。
这个问题是错的,为什么很多人现在觉得对?这就是特别大的问题,就是遗忘做得非常好。简单说:第一,“文革”中,中国发生的事情不是5%、10%的人受害,而是100%甚至连发动者,连“四人帮”、毛泽东都受害了——要不是这件事,他们完全可以在历史上活得更好。那些批斗别人的人,当时还有点优越感的人,其实也都是受害者。
为什么现在的人不看到这一点?因为历史被片面地忽略掉了。讲这些故事的人有责任:他们老讲那些故事,不讲一般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他们把那段东西空白掉了;官方当然也有责任,现在银幕上,毛泽东在1949年以后的影像就没有了。我们整天在电影、电视里看毛主席,你看过1949年以后的毛主席吗?没有吧!仔细想想,为什么“伟大领袖”在1949年以后就不在电影里了?整整一代年轻人有没有这个问号?居然没有!这不是全面弱智嘛!
这还不算,年轻人遗忘历史后,却还在沿用“文革”逻辑:把一个社会分成90%是好的,10%是不好的。这个思路就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前提。今天,网络上大量的人都在沿用这个思维分析今天的中国现实。“文革”的后果被遗忘,“文革”的前提在延续。
- 关键字搜索:
-
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