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通胀失控的真相(二)

上次,我讲到东莞工厂倒闭潮,以及2008年之后,人民银行不紧抽紧银根以打击通胀的现象。事实上,自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共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直都有两个任务,一是稳定物价,二是维持高速增长。

不过,客观的现实反映,过去几年,大陆的通胀情况一点也没有改善。这里所讲的通胀,并非统计局编制的物价指数。真正的通胀,是社会的现象。套用经济学大师,以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佛利民的讲法:通胀永远都是货币现象,是大多钞票追逐太少货物。

为甚么大陆房地产会出现史无前例的世纪泡沫?还是大陆的有钱人,宁愿将钱换成砖头也不相信银行存款?为甚么有钱人总是好像要尽快将钱换成可以保值的名贵手袋,手表,跑车甚至古玩字画木刻茶饼?

当然,你可以说是大陆的有钱人富起来之后,品味提高了,所以也追求起这些玩意。但是你信这是事实吗?

自从2007年起,天津、大连等港口的仓库,经常屯积惊人数量的铁矿沙。内陆一点的地方,也有许多仓库屯积了工业用的铜和钢材。是厂家为了对冲未来的成本上升,先将原料买下来吗?我听过一些讲法,指这些厂家也将这些原才料当作保值的工具,也就是说在大陆做生意的人,行动上已经说明,不看好人民币未来的购买力。

人民银行无论怎样控制银根,通胀的情况一点也没有改善。可是,因为银行政策的扭曲,令到更多的资金走到地下和体制以外。2011年第一季之后开始崩溃的民间借贷,说到底就是市场对政府错误的货币政策的反应。

一直以来,中共的想法是,在一封闭的经济,政府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经济不断有产出以保持一种太平盛世的境象。不过,现在中国经济的种种扭曲,正正也是源于这种封闭的思维。

自从中国加入世贸,巨额的外贸盈馀,因为资本管制的原故,被封闭在中国境内。最初的几年,这些资金本来可以成为便利企业发展的资本。可是,在中共的政策扭曲下,这种资本绝大多数都被跟政府有关连的垄断性国家企业吸纳过去,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大陆有国进民退的现象。

垄断性的国家企业,无论在创新抑或管理,都一定没有民企般进取。事实上,许多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企业,来来去去都只是围绕著各种泡沫,透过便宜的资金进行投机,不事生产。钞票多了,可是货物并没有增加,结果必然是通胀。

最大的问题是,有关系得到便宜资金的人,因为泡沫赚大钱,一般平民却每天看著钞票的购买力在缩减。中共为了安抚这些中下阶层,又推行更多的社会政策,例如将最低工资水平提高。不过,外资设厂,本来就是因为中国的劳力相对便宜。现在经过最低工资的人为干预,中国出口的成本优势已经续渐消失。趋势继续下去,中国来不及经济转营,就已经出现了发展阶梯的缺口,也会令某些极度依赖制造业的地方出现经济萎缩。

面对这个问题,中共早在过去几年已经提出要发展所谓的内需。说穿了,其实就是要中国人民多点买国货。这个经济思维,很容易发展成贸易壁垒主义,最终要付出额多成本的,还是一般没有机会接触外国货的国民。不过,要是遇上经济不景,国民可供消费的收入下降,内需又如何推动呢?

中共企图透过操控经济来证明专权政治的理性,被扭曲经济也反过来削弱社会的稳定。现在的问题是,以中国现在的公民社会状况,这个国家可以抵挡得了一次大规模的衰退吗?或者中共会随著不稳更加毫不掩饰专权的本质?结果,又是谁为了这个国家为了专权付出代价呢?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李兆富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