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欧美的中国古典式园林(组图)

 2011-12-04 14:4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中国的园林艺术,曾于17世纪左右在欧洲刮起“中国热”的旋风,当时在欧洲各国建造了不少中国风格的园林和建筑。1980年后,中国建筑的精华之一的造园艺术再次被介绍到西方世界。不同时期的两次“中国热”成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17至18世纪在欧洲文化史上有一个词语颇为引人注意,这就是chinoiserie——中国风。当时中国的瓷器、壁纸、刺绣、服装、家具、建筑等风靡了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中国的园林,它深刻影响了欧洲的造园艺术,使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园林艺术受到欧洲人的关注和喜爱,他们也开始了创作的实践。短短几十年间,欧洲大陆上兴建了不少中国式园林。英国的实践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然风致园,设计师的代表是坎特和勃朗。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世界的第一轮冲击波。18世纪之后,欧洲的“中国热”渐渐消退,以后的一两百年间,中国一直处于被侵略、鄙视的地位,中国文化的价值呈现出弱势的状态。西方人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再次在自己国家见到中国式园林。而这次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西传,无论原因、背景、影响、结果都和18世纪的那一次完全不一样。

1980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介绍中国园林,陈从周先生推荐具有明式典型的网狮园殿春簃移植到博物馆陈列,取名“明轩”,既作为陈列品介绍苏州园林的成就,又作为休息厅供观众驻足观赏。这样,第一次在海外由中国人建造了一座完整的中国传统园林。其后,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中国园林频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至2000年,我国已设计并在国外建成园林五十多处,分布在五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在欧美也有数十件作品。这可以算作是中国园林对西方世界的第二次冲击。

中国园林两次传到欧美国家,相比较而言,第二次影响的范围更趋广泛。第一次(17—18世纪)西传,受到中国园林艺术影响最大的是英国和法国,其他还包括德国、瑞典和俄国。而第二次中国园林已经分布到了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瑞士等多个国家。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在英法的影响不像过去那么大,而在美国则颇多建构(第一次西传不包括美国)。

18世纪的欧洲花园多为庄园府邸的附属花园,供主人游览观赏之用,多数为私家的。1980年后修建的中国式园林内容更为丰富,大致有以下几种:展览厅、园艺节参展作品、城市之间的友好赠建、纪念性的修建、观光园林。

18世纪欧洲的中国园林,在很大程度上融合了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的特色。由于部分花园是从古典式改建而来,还在局部保留了古典主义的手法,东西合璧的做法比较多见。总的来说,这时的欧洲中国园林,多数是在局部模倣,手法比较简单。自然风致园相对中国传统园林而言,处理过于粗糙,类似荒野的景色,缺乏中国园林的精心布置。图画式园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中国建筑,不过模倣得不太地道。

第二次西传的中国园林,一般都能抓住中国园林的某种特点很好地加以表达。比如以中国典型的江南苏州古典园林为蓝本的美国纽约市明轩、加拿大温哥华市逸园、加拿大蒙特利尔梦湖园,模倣北方皇家园林的英国利物浦市燕秀园,以岭南园林为蓝本的澳大利亚雪梨市谊园,表现云南园林特色的瑞士苏黎世市中国园,以楚地风格为基调的德国杜伊斯堡市郢趣园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园林或以山水为主,或突出建筑物,风格上有的倾向朴素淡雅,有的明快开阔,变化丰富,基本上反映出中国园林多姿多彩的面貌。

附:国外的中国园林

1.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明轩

明轩1980年4月竣工于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馆北翼。它是以苏州“网师园”为蓝本而建造的,占地400平方米。因以明代建筑风格为基调,故名为“明轩”。这座庭园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古典造园艺术,凝聚了匠师们的心血,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特色的永久性珍品,所产生的政治意义和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时至今日,仍为世人所瞩目。它也是中国园林走向海外的开山之作。

2.慕尼黑芳华园

芳华园位于慕尼黑的西公园内,是欧洲的第一座中国公园。公园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是为1983年在慕尼黑西公园举行的国际园艺展览会,由广州园林局设计并承建的一座小巧玲珑、具有江南风格的中国公园。园内有钓鱼台、方亭、船厅等传统建筑小品,配以中国园林中传统的花木,如松、竹、梅、玉兰、丹桂等,形成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园林空间,布局合理,轻巧明朗,花木繁茂,景致优美。

公园象征四季的景观布局很有特色。迈进芳华园高敞的竹门,一块刻有“起云”二字的褐色山石首先映入眼帘,似在恭候来客。一座平板小桥静卧在前。伫立桥上,满园风光尽收眼底:一汪清池居中,四时胜景傍依。园中建筑均有金黄瓦顶、五彩飞檐。走进园中的小小亭台,可见月洞门内精细的壁石,错落有致。滴水穿石入池,声韵不凡。此春水飞溅小景,令游客欣然“入趣”。园中主体建筑——水上石舫,装饰非常精美。船尾饰有镀金双龙戏珠木雕,栩栩如生。石舫前后门框分别镶以流金溢彩的梅花喜鹊木雕和古色古香的松鹤木雕。舫内8块印花玻璃,映现著古代中国园林的秀姿和青铜器皿的图影。两盏宫灯高悬于舫首顶端。凭栏可极目远眺,临碧赏月、对奕……夏之纳凉乐趣,由此便可领略。浓郁的秋意从一堵盖有金黄砖瓦的镂空花墙周围溢出。墙后树丛中彩叶多姿,与墙前花坛浑为一体,后内兰花簇拥著一块多孔山石,蕴含秋之清冷。经秋墙,登坡台,步入园内地势最高的四方亭,脑中便涌出“高处不胜寒”的诗句。又见亭旁“岁寒三友”松竹梅,不由为冬亭叫绝。雅坐亭内,登高四望,听亭边石壁流泉,风声作响,正是“一亭诗境”。

3.新加坡蕴秀园

蕴秀园的整个工程建筑材料和砖均来自中国。园内的叠石和假山全是出自中国太湖的太湖石。园中的亭楼和一房山水将会与多个盆景区互相搭配,给游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盆景区将分为:微型盆景、树木盆景、精品盆景和水式盆景。“蕴秀园”除苏州式的景观盆景之外,亦采用中国岭南派、川派、杨派、苏派和海派设计的盆景。

4.法兰克福春华园

春华园选址在法兰克福古老的贝特曼公园内。原址内有池塘、树林和草地,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原有条件,营造出中国徽州水口园林的气氛。园名“春华”,喻欣欣向荣之意。园内建筑造型为徽州园林的传统形式,提炼了较多的当地民居建筑元素,除采用大木作的营造制度,还多用徽州的“砖、木、石、竹”四种雕塑点缀,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是首次在欧洲建造徽派园林,令人耳目一新,备受青睐。

5.纽约斯坦顿岛寄兴园

寄兴园自1985年开始策划至1998年建成,历时13年之久,几经周折。其间中美双方多次相互考察,选定建造苏州园林风格的中式园林。造园资金由当地华人团体主持筹措,并由我公司捐赠部分人工及材料费用,最终促成了该园的建成。寄兴园为典型的苏州古典园林风格,依地就势,堆山理水,所有的驳岸和叠石所用太湖石均由国内运去,其间的亭台堂榭、曲桥飞廊、花街铺地、云墙月洞应有尽有,在大洋彼岸共同构成了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园林空间,受到了当地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赞赏,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及许多美国政府要员也亲临参观,以高度评价。

6.德国郢趣园

郢趣园作为友好城市的礼物,由武汉市赠送给德国的杜伊斯堡市。由于古楚之国都称郢,故名郢趣园。为体现古韵楚风,在色彩、雕刻、摆件、小品等方面颇下功夫,全园采用孔雀蓝色琉璃瓦,木作以棕黑为基调,明显区别于皇家园林和苏式园林,别具特色。

7.日本熊本县孔子公园

孔子公园为泗水町政府投资兴建的一个以纪念中国古代伟大先哲孔子为主题的城市公园。整个公园由纪念广场、祭祀区、展示区和演出区几部分组成。祭祀区中的高台上设有大式重檐六角亭一座,供奉高达3米的孔子石像,周围有回廊和方亭供人停留和观赏。另有一组四合院式建筑作为展示和资料研究。结合建筑布局亦有小桥流水的园林景观,所有古建都是按清代北式建筑风格加以设计的,为弘扬中国文化、推动中日友好作出了贡献。

8.英国燕秀园

英国燕秀园1984年建于英国利物浦的黑赛河畔,占地共920平方米。“燕秀”题名喻其风格具有我国宫廷园林的神韵,园中的建筑是倣照北京北海公园静心斋建造的。

9.日本横滨友谊园

横滨“友谊园”位于横滨市民公园的人工湖上,按照上海园林风格兴建,由九曲桥、湖心亭、玉兰厅三部分组成。厅堂正门是一座牌坊门,进门是古色古香的小庭院,院内正面是主建筑玉兰厅,对面立著一块太湖石。步出玉兰厅,沿着九曲桥,便来到湖心亭,在亭内可观赏园内景色和眺望人工湖美景。此外,在横滨著名的三溪园内有片“中国梅园”,每年绿梅盛开时节,吸引著众多游人。

10.美国西雅图西华园

西华园位于西雅图之南社区学院,占地6英亩,并公开征求园名,最后名为“西华园”。“西”指西方或“西雅图”,“华”指中华或华州。1994年设计图获得通过。拟定建设两栋主要楼堂,其一将作为展览及教育之用。围内并有多座假山及小径,溪水流经莲花池,通过岩峡,成为一股瀑布,流注为一大湖。另一为一楝三层之华丽宝塔及数座凉亭。此园以四川园艺为蓝本,并在园内遍植松、柏、枫、竹等中国树木。

11.加拿大温哥华逸园

加拿大温哥华有座享有盛名的中国古典园林—一逸园。它坐落在温市华埠与市中心之间的中山公园内,是加中两国携手合作于1986年4月建成的,曾荣获国际城市中心协会1987年度“特别建设奖”。逸园建筑精致,景色秀美,风格独特,幽静典雅,已成为加拿大著名的游览胜地。

逸园面积不大,占地仅两亩多,按照苏州名园模式设计,整体布局利用假山、水池、花木和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榭廊桥洞有机组合,并形成“多方景胜,咫尺山林”的意境,充满诗情画意。全园划分为入口主堂区、复廊水榭区、书斋庭园区和曲池山林区等四大景区,相互穿插,有合有开,疏密相间,各具特色。

温哥华市中山公园圆月形洞门西侧入口处,黑色大门上端嵌有砖砌“逸园”二字,显得古色古香。入园门有一小院以曲尺形走廊与主厅华枫堂相连。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内四界前后带轩廊。堂南侧是园内主要景况空间,右翼垒石造山,一亭枕山,左翼曲池复廊,一榭浮水,对面水轩,是观赏全园景色的最佳处。

复廊水榭区复廊曲折起伏、变化多端,曲直有序,步移景换。南边歇山式建筑涵碧榭,两面临水,前后空透,水面湖光波影;岸畔垒山堆石,山水相映,妙趣横生。水面架有一桥,迂回曲折,花木配置虚实有致。水轩面北而筑,与华枫堂、云蔚堂互为对景,是逸园主要观赏点之一。

书斋庭园区建筑精致,造型美观,古朴淡雅。书斋门上悬有“四宜书屋”匾额。屋内一侧为坡邹角亭,另一侧湖石散置,松竹梅兰等花木点缀,景色别致,幽雅宜人。

曲池山林区主要由东部岛山和西部壁山组成,以山洞水溪相隔,池水缭绕山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浑然一体。岛山峭壁之西有一花洞,佐以石崖道,游客可涉水而入,观瀑听涛,天趣信然。岛山顶部建有云蔚亭,游客在此可眺望中山公园和逸园景色全貌。

12.澳大利亚雪梨谊园

谊园1988年初在澳大利亚雪梨市达令港畔落成,占地1万平方米。总体布局共分六个大景区:门庭导引区、主景区、竹林小院区、山涧瀑布区、山林野趣区、楼台水庭区。

来源:中国网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