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仍在回避利率改革

这简直有点像恶作剧——北京时间周三晚7点03分,中国出人意料地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像往常一样,此举导致亚洲股市在周四飙升。人们将存款准备金率三年来的首次下调视为决定性的政策转变,但这一事实也显示出,中国在其称为优先事项的利率改革方面,出现了多么严重的停滞。

周小川在担任中国央行(PBoC)行长的九年间,反复强调渴望朝着利率市场化方向努力。但目前存款利率仍然被设置了“上限”,贷款利率则被设置了“下限”。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个月在其关于中国金融体系稳定性的第一份正式报告中指出的,银行在“下限”周围决定贷款利率上,还是享有少量灵活性的。但在过去6年里,现实中利率的分布(以1年期基准利率的倍数表示)几乎没有改变。实际上,正好以基准利率发放的贷款所占的比例,在这一期间内上升了大约五分之一。

有保障的息差(自2005年来,存贷息差平均为324个基点)意味着,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更为激烈的领域,不在于风险评估能力,而在于对政府有关新贷款发放速度和方向的指令的预判能力。投资者看来对这一点十分了解。从近几年来市场价格对利率调整可忽略不计的反应来看,市场已经认识到,真正重大的政策转变仍是通过贷款额度和存款准备金率来体现的。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须以准备金形式存放在中国央行的那部分存款所占的比例。

简而言之,货币政策仍由银行体系中的货币数量决定,而不是由货币价格决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央行在注意到房价大跌的迹象和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将近3年来的最低点的时候,再次拿起了它最为信赖的武器。欧洲领导人并不是唯一的回避棘手改革的精英阶层。

本文留言

作者Lex专栏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