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民国“黄金十年”
在大陆官方的灌输中,1949年前的“旧中国”,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吃不饱穿不暖”,不过越来越多的史料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民国生活。
虽然已经消失了一轮甲子,但最近大陆又开始流行一个时髦词:“民国范儿”,意指民国时期的中国人,无论穿着打扮还是言谈举止,都散发着一种当今大陆人所没有的高雅气质,令人向往。
国民政府于1927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金陵沦陷为止,各方面建设发展被称为“艰苦建国的十年”,西方则誉为“黄金十年”(Golden Decade)。
民国电影《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人物气质,还有那首被郎朗在白宫弹奏、据说是胡锦涛最喜欢的革命歌曲:1953年电影《上甘岭》里的大合唱〈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大陆著名画家陈丹青评论说:“这种歌词的写法、爱国的爱法,其实是民国的。当时的词曲作者与合唱演员,是民国人,歌声里那种情感,也是民国式的,此后这等朴素真挚的歌词硬就是写不出来——到六、七十年代,革命歌一股戾气,现在的唱法,那是又土又俗的妖气了。”
低廉的物价、房价
在大陆官方的灌输中,1949年前的“旧中国”,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吃不饱穿不暖”,不过越来越多的史料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民国生活。
《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作者陈存仁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5元。”那时上海市公安局的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而一般工人的月薪在20元左右。当时在上海只要3个银元就可以在便宜旅馆包吃包住1个月,那时的物价也很低廉。1929年拿了1块钱稿酬,请六、七个同学去吃茶,外加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也才花去20多个铜板,每块银元可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就可换一个鸡蛋。1927年的上海,14元可买一石200斤米,3.30元可买一包44斤面粉,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
在上海租房,石库门一层楼,有电灯、自来水,月租10元;住客栈,每一铺位3角5至6角,在北京,“四合院,房租每月仅20圆;一间20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4、5圆”。再看金价,汉口1920年每两38元,1927年65元;上海便宜些:1920年每两21元,1927年37元。
教师工资是警察的3倍以上
1922年开滦煤矿工人罢工,要求月薪从27元涨到37元以上,即使未涨工资前,矿工的薪水也大大超过警察的12元。1925年中国女工平均月工资13元,而在1926年底国民政府为兴办教育,将小学教师的月薪增至20元以上,1933年湖北省立小学的月薪为39至56元,省立中学教师的月薪多在60至80元之间,可买1两黄金。
那时的店员工资,如汉口的悦昌新绸缎局,一般在10至40元之间,一日三餐由店方提供,早上馒头、稀饭、油条,中午和晚上四菜一汤,八人一桌,节假日加菜。每年还有两个月例假(学徒除外),下江籍的回家,报销车费。穿衣有津贴,每年多发一个月的本人工资。年终如有盈余,则按16股分红,店东12股,经理1股,全体职工3股。
到1933年,上海工人的月工资一般为20元,技术工人、小学教师、护士等,月收入超过50元,中级职员、工程师、中学教员、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和一般演员,月收入一两百元以上,而教授月收入高达400元。
据安徽大学校史记载,1949年之前,即使在内战时期,每名大学生不仅是免费教育,还可获得教育部的20元助学金,这20元除了够自己花费外,还可补贴家用。不过受共产党的鼓动,学生们还上街高喊“反饥饿,反迫害”。中共接管之后,助学金立刻没有了,伙食下降到可怜的程度。
突飞猛进的黄金十年
这一切的得来却是不易的。当时政府在国家预算中每年要负担的前清遗留国债占32%,军费支出占40%,建国经费不到30%,而且由于军阀割据,各省之间连度量衡的尺度都不一样。1928年民国统一度量衡时发现,吉林的1尺,仅为河北的2寸长,杭州的秤跟临省江苏的秤就差了7倍之多。
从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到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移驻重庆,这南京十年里,中国几乎天天都在打仗,前五年北伐、中原大战、九一八,后五年剿共、宁粤分裂、闽变,然而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且人口也奇迹般地出现了从1911年的4.1亿增加到1936年的5.3亿和1949年的5.4亿。
早在1919年2月,孙中山写就了《实业计划》一书,后来此书和《孙文学说》、《民权初步》合称为《建国方略》,在其指导下,民国政府很快带领中国人走上了黄金十年。
据统计,1913年中国现代工业企业共有698家,资本总额3亿3082万,到1920年,增加到1759家,资本总额5亿62万元。1914至1920年间中国现代工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3.8%,特别是钢铁、采矿、水泥、机器制造等重工业出现了一些大型企业。1931至1936年间,中国工业成长率平均高达9.3%,交通发展尤为蓬勃,除电讯、邮政快速成长外,铁路修建达2万余公里,公路增开了8万多公里,民航空运开辟了长1万5千多公里的12条航线。
有调查显示,1936年中国人均占有标准粮529斤,当年世界平均水平为502斤,1934至1938年间中国粮食平均亩产213斤标准粮,世界平均为163斤,1936年中国劳均产粮1725斤,比1951年还高出14.3%。
来源:- 关键字搜索:
- 羡慕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