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利率市场化给中国上了一课

经济体制改革启动较晚的印度,却在利率市场化上给中国上了一课。

上周,印度央行宣布,允许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存款利率,并从即日起执行。这意味着,在长期实行利率管制的印度利率市场化迈过关键一步,几近完成。

反观中国,自从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起步,利率市场化改革历时已有15年。但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关,存款利率市场化依然没有松动迹象。

印度反超

印度放开存款利率,看似突然,实则有其必然的原因。

中金公司昨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印度放开存款利率其实是在通胀高企、实际负利率的宏观背景下,长期固定的存款利率造成的矛盾爆发的结果。

自从去年以来,印度的通货膨胀持续处于高水平: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维持在8%至11%的水平。而另一方面,存款利率管制下,基本上保持在4%以下。实际负利率问题已十分严重。

显然,这种实际负利率的存在对于储户而言是不公平的,这造成了社会财富由储户向贷户转移。与此同时,尽管享受了政策性利差,但印度商业银行却不得不面临储蓄外流的状况。

据中金公司统计,印度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四季度的约37%下降到今年二季度的28%,居民定期存款占GDP的比重由2009年一季度的232%下滑至今年2季度的219%。

紧接下来的是流出的储蓄进入了房市、股市,间接推高了资本价格:清迈、孟买、德里的房价自2007年以来分别上升了150%、80%和50%。

利率管制造成了上述一系列的“扭曲”,矛盾不断积累下,印度放开存款利率,完成利率市场化,也符合市场预期。

政策公布当天,孟买市场的银行股价下跌1.2%,之后两天迅速回升,似乎影响并不特别显著,这其中主要原因便是市场已提前消化了这个消息。

利率市场化预演

如果仔细对比中印两国的话,当前二者面临的问题其实存在颇多相似之处:持续的实际负利率、银行存款外流、房价高涨等。

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5%。而今年7月CPI达到6.5%,全年平均料在5%以上。二者相差150个基点以上,实际负利率情况难言乐观。

实际负利率也造成了银行体系存款的外流。统计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16家上市银行存款外流的规模达到1356亿元,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与此同时,房价的高涨在国内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印度的改革或许是一个值得中国学习的样本。事实上,对于中国而言,利率市场化已经拖不起。在现阶段利率尚未完全放开的情况下,变相的利率市场化已在中国愈演愈烈,这其中以理财产品和民间借贷最为典型。

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3.5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00多亿元。要知道,此消彼长,理财产品的激增是在储蓄外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事实上,3.57万亿也只是存量的概念,今年理财产品多以7天、14天等短期理财产品为主,从增量上看,理财产品的规模十分惊人。

收益率方面,连7天、14天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普遍保持在8%以上,定期存款在其面前毫无竞争力。更值得警惕的是,为了争夺客户,商业银行普遍在打价格战,甚至挪用其他利润“做高”理财产品收益率。

民间融资方面更是如此。负利率情况下,居民加速将闲置资金投入民间借贷,这在某种程度上,助推了愈演愈烈的高利贷危机。

这种利率市场化在若干领域的预演,意味着利率管制的成本正越来越高。而回过头去看,从启动至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延宕15年之久。对于中国而言,与其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被动实行利率市场化,不如抓住改革的主动权,早日推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时间表,让市场形成预期并逐步消化,倒逼改革。

本文留言

作者聂伟柱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