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央综治委更名 换汤不换药

中共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9月份改名为“中共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由“社会治安”改为“社会管理”,但简称都是“中央综治委”,令中国民众摸不着头脑。中央综治委维稳涉及所有的领域,而由“社会治安”改为“社会管理”,这一词之差,又代表什么呢?

中央综治委在原有的40个成员单位的基础上,增加了1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和若干专项组。实际新增哪些部门,相关单位并未对此说明。

原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朱欣欣:“在中国这个行政权力,包括这个党权,这个是没有限制的,无边的,想扩大就扩大,他完全不像民主国家那样依法行政,所以他那个机构为什么要这样设置,毫无法律的依据,另外,他们这样做,完全是跟整个社会进步相违背的,长期以来,中共的思维方式,就是一个权力的思维,认为一切只要靠权力、靠人令、靠行政命令,都能进行解决。”

朱欣欣表示,如果不解决一党专政的问题,无论“综治委”改成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名称,资源分配不公所造成的社会矛盾问题依然存在。监狱式的集中管理方法,只能窒息社会的活力,不可能让社会正常起来。

原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编辑朱欣欣:“他们对于社会的管理,只是考虑到用权力来管理,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维系社会的稳定,因为维系社会的稳定,是要靠方方面面的力量,靠民众的力量是主要的,他现在越搞政府力量越大。影响中国稳定最大的根子,就是在共产党本身,他应该是改革自身。”

9月16号,中共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北京主持召开更名后的“综治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他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北京学者彭定鼎:“这个综治委就有点像盖世太保,他是为了维护统治,综治委是警察之外的一个机构,他可以不用顾及法律,现在越来越多的事情,是交给这个综合治理,也就是说脱离这个法院,就是司法系统,是在司法系统之外的,很像纳粹德国时代。”

学者认为,长期以来综治委就不顾及法律了,他们为了维护共产政权,可以采取他们认为的必要措施。中央综治委改名后的权力范围更大,如果只考虑管理与控制,短期内或许会得到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可能会因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改名后的“中央综治委”由政治局常委兼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充当主任,还有三位政治局委员级别的副主任:王乐泉、副总理回良玉和中宣部长刘云山。“政法委”与“中治委”可以调动的主要是公安部、检察院与法院的人马,但“中央综治委”可以动用整个国家机器来强化所谓的“社会管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