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银进出高利贷 温州危机爆腐败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愈演愈烈,令俗称“官银”的官员资金浮出水面,这些巨额资金大肆介入高利贷,兴风作浪,成为今次借贷危机的幕后推手。公务员依托权力发放高利贷,其实是贪腐资金谋取高溢价,是信贷领域的官商勾结,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埋下计时炸弹。

温州老板施晓洁,两年前以高利率向社会筹集资金约十三亿元,今年九月与其丈夫携八亿元巨款潜逃,不久被捕。由于这起集资案的八成债主是当地有级别的公务员,他们与普通债主不同,钱被卷走仍保持低调,也不愿报案,所以涉案帐户无法查找,或身份虚构,或人已失踪。

温州“官银”进入高利贷的情况相当普遍。年初,该市警方在侦查一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时,发现债主均为当地司法机构官员,受害人资金从二千万元到八千万元不等。又如,原温州瓯海区委书记谢再兴碎尸情妇案显示,谢用一千万元放高利贷,每月获取五十万元利息。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个月薪数千元的公务员,何来数千万元资产?中国又有多少来历不干净的“官银”?事实上,“官银”介入高利贷已成为官场贪腐的新动向,而且正席卷南北,蔓延全国,中纪委为何不及时跟进,顺藤摸瓜,彻查“官银”背后的贪官?

经济崩盘 百姓遭殃

必须知道,“官银”介入高利贷,势必令官商勾结更加恶化,我帮你办事,你帮我放贷,双方互相利用,共同发财,最终令经济崩盘,百姓遭殃。今次温州高利贷危机,已经成为酝酿新一轮社会动乱的温床。

欧美债务危机令全球经济动荡,中国名为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资金紧缺,眼下银行缺钱,中小企业缺钱,地方政府缺钱,老百姓也缺钱,钱究竟去了哪里呢?有分析称钱去了三个地方:一是被带去国外;二是进入房产和黄金市场;三是在官员手里,只是官员不敢存银行,最安全的增值方法是向中小企业放高利贷,因为中小企业离不开官员。

中国古代王朝曾禁止官吏放贷,西汉初年的《二月律令》说,六百石以上的官吏敢以高利贷谋取钱财者,给予免职处罚。元朝官员放高利贷成风,百姓怨声载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规定,凡公侯内外文武官四品以上官员,不得放债,违者要在屁股上打八十大板。这次温州“官银”高利贷被踢爆,不知北京如何开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