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父母的沟通态度 形塑孩子自我形象

作者:顾浩然  2011-09-30 17:11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小心“好意”才不会“大意”孩子的心情

沟通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的沟通常是“我说的算”,尤其是父母在与孩子对话时,常不自觉地就把自己的价值观,加诸在孩子身上。

在我的工作经验中,就常常会看到父母亲明明很关心孩子,可是说出的话却常常是嫌孩子这儿不好、那儿还要加强…,以致于原本的好意与叮咛,无意中却造成孩子的误解。这种误解的经验如果多了,孩子很可能就带着这个经验长大,并内化成为看待自己价值的标准。

父母的教导言语型塑孩子自我形象

我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大人往往都会太习惯顺口说出一些无心的话语,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特别是孩子,因为还小,不容易分辨大人无心之语,就很容易以大人的价值观为自己的价值观。

每个人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从信仰的眼光来看,每个人都是按著上帝完美的形象被造。可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失望、沮丧,慢慢地,我们就把这些负面的经验,纳为自己的经验,并遽以认定我就是这些经验,即我是失败者、我是不可爱的人…。

问题是,我们的内在本质并非是失败者,并非是不可爱的,我们只是有这些经验,这些经验不等于“我是谁”,充其量,只是“我有这些经验”罢了。

我相信,没有父母亲不想要孩子更好,可是我们大人却经常在不经意中,说出伤孩子的话语。

说实在的,这实在不能怪父母亲,因为没有人天生下来就会做父母,我们也都是从自己的父母亲身上学习如何做一个父母。

如果我们有幸,可以从自己的父母亲身上学习到好的榜样,那么我们自然也可以将这个好榜样带给自己的孩子。

但如果不幸,我们从小到大,从父母亲身上所得到的只是被否定、被指责、被取笑…,那么这些不断积累在我们心里的负面价值,就会在无形当中形塑了我们怎么看自己的角度?

然后呢?我们也在无意识中,把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带给自己的孩子。

善用沟通技巧才能使孩子的成长更美好

早些年,有名的心理治疗大师CarlRogers曾经提出Baldwin(1945)所做的一个亲子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如果父母亲的态度是接纳的,民主的,就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如果用这样的态度与孩子沟通对话,会使孩子的智力发展快速,并且表现出独创性,安全感、自制性。

相反地,如果父母在沟通态度上是拒绝的、权威的,孩子的情绪常会不稳定、反抗、攻击、争吵。

显然,最重要的是,孩子如何看父母对他的评价。如果孩子觉得这些评价是好的,他会从身体和自我中找到快乐;可是,如果孩子觉得这些评价是不好的,那么他也会对自身发展出不好的评价,还有不安全感。

虽然这项研究距今已好几十年,但放在现在依然是受用的。

人们都有追求积极关怀的需求,当孩子可以在无条件的积极关怀下成长,才可能在和谐一致的状态下成长。

当然,我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限制。

一句好话,犹如金苹果装在银网子里。为人父母者,可以努力做到,多在亲子关系上“存款”,例如多肯定、多赞美孩子;如果存款够多,就不怕偶而我们可能因为情绪低落而责备了孩子的“提款”,当然,就不用担心这个帐户“透支”了。

来源:《小羊雙月刊》使徒出版社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