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钱不眨眼--毛泽东的金钱外交

毛泽东的金钱外交

1948年3月29日,北平各学校学生两万多人集合在北大民主广场开会,纪念中国同盟会组织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九三学社负责人许德珩发表演讲:

[黄花岗革命有什么值得我们今天来纪念呢?谁都知道清政府是腐败的、贪污的、卖国求荣的政府。这个政府对内压迫人民,对外卖身投靠,把整个国家弄得不成样子。这个政府的代表人物,我们可以举出西太后来。西太后统治中国,有八个字的名言,就是“宁赠友邦,莫与家奴”。她把中国人民都看作是她的奴隶,她要怎样,她也就怎样。她贪污,自私,顽固,反动……][1]

毛泽东比之西太后,在贪污、自私方面不遑多让,在“宁赠友邦,莫与家奴”卖国方面也不遑多让。前面7.2.1《毛泽东放弃中国在外蒙古地区的主权》讲述毛泽东出卖了外蒙古地区,下面讲一讲毛泽东在金钱方面卖国求荣的事情。

毛泽东对外撒钱不得了

毛泽东是外交侏儒,但是他还梦想当世界领袖,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中国人的民脂民膏对外国人进行收买,不但把朝鲜、越南等穷国养起来,还对比中国富得多的欧洲国家也大给特给。

罗马尼亚举办青年节,毛泽东一口气就捐赠了三千吨植物油。1956年,毛泽东赠送了三千万卢布的食品给匈牙利,外带三百五十万英镑的“贷款”。毛泽东反复说,这笔“贷款”,是不需要偿还的。[2]

1956年9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霍查率阿党代表团参加中共八大,毛泽东会见了阿党代表团。霍查对中国给予阿尔巴尼亚的帮助表示甚为感谢。毛泽东说:帮助是不需要感谢的,左手交一个东西给右手,右手并不向左手表示感谢。[3]

耿飙1969年出任阿尔巴尼亚大使后发现,受毛泽东巨额援助的阿尔巴尼亚人的生活,比毛泽东统治区中国人强多了。从1954年开始,毛泽东给了阿国经济、军事援助将近90亿元人民币。阿尔巴尼亚总人口才200万,到1969年止,平均每人受到假公济私的毛泽东援助达4000多元。[4]1970年8月,亚尔巴尼亚代表团到中国来商谈1971—1975年中国提供经济援助问题,先后提出的经济要求共32亿人民币,最后毛统区决定提供长期无息贷款19.5亿元人民币,其中现汇7000万元(折合1400万美元)。[5]所谓无息贷款,实际上只是字面上哄中国人而已,比毛泽东直白的左手交右手好听一点。

由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眼光来看,阿尔巴尼亚人得到的100多亿元肯定算不上多大,不会有人目瞪口呆。但是如果拿1969年或者1976年毛统区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无论是阿尔巴尼亚到1969年止从毛统区陆续得到的90亿元,还是加上后续援助超过100亿元,都是比天还大的财富,肯定要目瞪口呆。

1969年底整个毛泽东统治区八亿多中国人的储蓄存款余额,总共才75.9亿元,不到90亿元的85%,其中农村6.7亿人的储蓄存款余额,才14.9亿元,不到毛泽东送给阿尔巴尼亚200万人90亿元的17%。

1976年底毛统区农民7.7亿多人的储蓄存款余额,才36.9亿元;整个毛统区9.3亿多人的储蓄存款余额,才159.1亿元,[6]加上毛泽东假公济私以“中共中央中南海第一党小组”名义绝密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私人存款7582万余元,才159.9亿元。

毛泽东时代连续多年对外援助超过毛泽东统治区财政支出的百分之五,掏钱掏到贫穷的毛统区财政非常难受。1972年对外援助实际支出51.1亿元,占毛统区财政支出的6.7%,1973年对外援助支出达到57.98亿元,占毛统区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7.2%。正如周恩来所指出的,对外援助“手太松了”。[7]

手太松者谁?大败家子毛泽东是也。

因为慷中国人之慨大撒中国人的活命钱财物资讨外国人欢心,因此,毛泽东在很多小国家被推崇,甚至极端崇拜。如果不大撒中国人的民脂民膏到国外,大救星的好名声怎么能广布国外呢?这是外交侏儒毛泽东以权谋私变为外交巨人的一大绝招。

毛泽东专机接客因水门丑闻下了台的尼克松

在民主的美国,1972年民选连任总统的尼克松,因为被媒体曝光采取了非法妨害民主的水门事件,为免遭国会弹劾而撤职的羞辱,放弃了第二次总统任期一多半的时间,于1974年8月被迫主动辞职,灰溜溜地离开了美国的政治舞台。但是,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同情尼克松。这也难怪,如果中国人也有美国人的民主,毛泽东早就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滚蛋了。

尼克松离开白宫不久,毛泽东就托红颜知己、菲律宾的马科斯夫人给他带话,问候他,请他来中国。尼克松的女儿朱莉(Julie)第二年来到中国受到惊人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对朱莉说:“马上给你父亲写信,说我想念他。”朱莉后来写道:“他的反应简直像个孩子,兴奋得不由自主地紧紧抓住我的手。”朱莉回美国后,中国驻美联络人员告诉她说,毛泽东“把你看作一家人”。

1976年2月,毛泽东派了一架大飞机波音707,载上中国外交部的礼宾司长,专程到美国洛杉矶去迎接已经没有任何政府工作人员身份的尼克松到中国来,与毛泽东见面,享受毛泽东安排的热情招待。[8]恕鄙人孤陋寡闻,在人类外交史上,这种交往大概是是独一无二的。

毛泽东把中国人的民脂民膏又另类挥霍了一把。

注:
[1]左用章:《许德珩与九三学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83页:
[2]张戎(Jung Chang)、乔·哈利戴(Jon Haliday):《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张戎译,香港:开放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333页。
[3]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72页。
[4]耿飙:《耿飙回忆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5]王泰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三卷(1970—197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页。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版,第295页。
[7]张晋藩、海威、初尊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大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27、742页。
[8]张戎(Jung Chang)、乔·哈利戴(Jon Haliday):《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张戎译,香港:开放出版社2006年版,第563、564页。

(原文以毛主席称呼毛泽东)

本文留言

作者锺波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