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学者成百页剽窃台湾人论文 太缺德

据《四川日报》报道,四川大学某副研究员因剽窃他人论文而被校方开除公职和党籍。评论人士表示,学者应有道德底线,出版社要严把审核关。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光的《中国先秦之信仰与宇宙论》一书,经核实有130多页内容是从台湾师大硕士生郑倩琳的论文 《战国时期道家之宇宙生成论》剽窃而来。剽窃事件时有耳闻,像李某这样成百页地大段大段地抄袭,连注释和标点也不放过,可谓缺德到家了。

英国工商会首席中国顾问吴克刚博士表示,剽窃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是可以诉诸法律的:

“国内现在学术抄袭和剽窃这方面究竟问题重不重? 从我不完整的了解,这种事情肯定还有。这整个是学术态度的问题。怎么样对待科学成果跟学术著作。抄袭别人的书,首先就是违法人家的版权。你拿人家有版权的书拿去作为自己的作品去出版,那完全可以通过《版权法》或者是《知识产权法》通过法庭来解决的。”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术腐败是社会腐败的一部分,而官场上说假话、套话的坏风气有其上行下效的恶果:

“学校也不是象牙塔。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腐败的社会。当然这种腐败的根源是由于公权力不受制约与监督,或者说是由于官场的腐败。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信口雌黄热衷于说假话、套话、官话。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典型的腐败。在这种官德沉沦的状态下,怎么能够寄希望于社会公德水平能有多高呢?怎么能够寄希望于知识分子是出水莲花呢?要改变一切向钱看、拜金主义、急功近利这种思潮以及改变官员说假话等等状况,或者说改变这样一个说假话的体制。官员是社会的一个表率,大家都在看着官员,如果官员一天到晚都在做假,老百姓当然也会做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做些有毒食品,或者是抄袭一些论文。”

胡教授说,学者应当自律,不可丧失道德底线,不可无视学术规范:

“我们的学者也要加强道德修养。不能够完全对这种世俗所淹没。我们对学者评判的机制也应当改变。而不应当唯论文素养、唯专著素养作为评定职称的标准。而应当看他的创新。当然目前在中国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学者,要有自由思想当然是非常难。当然也不能去抄袭别人的作品。这应该是一个道德底线,同时我们也应当确立学术规范。”

吴克刚博士表示,出版社要严格把好书稿审核关;一部书稿出版前必须由专家作匿名评审。吴博士所说的审核,不是限制言论自由式的检查,而是对书稿质量和原创性的甄别。吴博士说:

“怎么样解决抄袭跟剽窃的问题呢?关键还是出版部门的审稿。一方面是你在审核这些各地评奖也好,出版的论文也好,你是不是真正用学术界的专家来评审这些文章。国外的杂志是由专家匿名的评选。杂志是请第三者校外专家给你的论文做评选。听他们的意见,这个论文有没有学术价值?有没有抄别人的东西?值不值得发表?这都是由不知名的第三者专家来评论。谁来当编辑?谁来当编审?谁来当出版社的编辑,这些你要选真正的最有水平的人。”

据《四川日报》报道,四川省社科联官员黄兵表示,今后要对每一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严格把关,要查“实”,查“新”,查“重”。所谓查“重”,就是弄清是不是重复了以前的研究成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