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难以承受新的国际危机

2008年年底国际需求的崩溃已经过去三年,中国仍旧依靠出口和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这就限制了它承受国际需求第二次突然下滑的能力。

发达经济体蹒跚走出衰退的时候,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却在高速扩张。这种不同速度的复苏让人相信,中国已经打了预防针,国际经济的感冒传染不到它身上来。这种想法只对了一部分。

出口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35%降至2010年的27%,但仍然很高。对美国、欧盟出口占GDP的比重已较2007年的13%有所下降,但仍有10%。如果国际贸易再次遭受冲击,中国受到的影响差不多将有2008年那么严重。

一个好消息是,中国出口的国内附加值比重一直在持续缓慢上升。这反映出内地制造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及其对进口零部件依赖度的减少。但在中国更多地自行生产、而不只是充当全球供应链一环的情况下,外部需求放缓会造成更大的影响。瑞银(UBS)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的最新预测是,净出口将给2012年GDP增长速度带来1.1个百分点的拖累。

与此同时,中国真正的弱点在于,填补出口回落在GDP中所留缺口的,不是国内消费的可持续增长,而是投资的增加。消费一直在持续快速增长。比如2010年零售额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了15%。但家庭消费起点低,而投资增速比消费还要快,所以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35%下降到2010年的33%。

相比之下,由于2009年基础设施支出、2010年和2011年房地产建设惊人提速,投资对GDP的贡献已从2007年的39%增至2010年的46%。新建公路和铁路回报越来越少,政府又持续采取措施遏制楼市泡沫,所以如果外部需求不及预期,再次让投资填补空缺的空间是有限的。

中国面临着再度陷入低迷的可能,其命运仍与西方紧密相连。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Tom Orlik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