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地方多少收入不在预算 中央都清楚

6月底审计署公布了地方债务数据,截至2010年底,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达到10.7万亿元,大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总体处于可控范围。但是,有一些地区的债务率超过200%,这表明部分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举债行为,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2008年金融海啸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配合4万亿提供资金支持。这种积极投资的后遗症,使得地方政府负债迅速上升。现在,随着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还款高峰期的到来,这一问题需要有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

数据显示,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债的分别占46.5%和23.3%。央行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

从形成时间看,2008年上半年,地方债务总量约为1.7万亿元。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4万亿元等一揽子政府投资计划作用下,各地的计划投资总计达40万亿元,其中多数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直接形成了地方政府债务,致使2009年债务规模增长了62%。2010年的债务余额比2009年增长18.86%。

许小年指出,地方政府花钱没有约束,导致债务过重。“现在我们地方政府有多少财政收入、多少财政开支都不在预算体系里,我相信中央政府都不会知道。财政在预算外跑了,预算外跑的无法监控,结果造成支出的膨胀,支出一膨胀又显得收入不够,收入不够就搞土地财政,土地财政一停下来,债务危机就出来了。”他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9万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65.9%。也有专家指出,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土地财政收入,地方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不断提高房地产价格,实现储备土地的升值。很明显,一旦房地产价格持续降低,不仅会出现政府债务支付危机,已开工投资项目后期资金难以为继,而且会影响相关产业和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

有观点称,应完善财产税制度,为地方政府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财产税以房产、土地等为课税对象,有较强的地域性,而且税源充足,税收收入稳定,具有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税收来源的基础。

许小年则认为,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要靠财税改革来解决,而财税改革最重要的一项是预算制度的完善化以及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强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监控,而这个监控的主体不应该是中央政府,应该是各级地方人大,要由民众和民众代表来进行监控。

许小年认为,央行的紧缩政策会继续下去,宏观调控不存在“两难”问题,而是而是“两个”问题。“结果想用一个政策解决两个问题,它就变成两难问题了。一个政策只能解决一个问题,一个政策解决不了两个问题,我们老说货币政策‘两难’,一收紧货币,中小企业融资就困难了,这是‘两个’问题,不是‘两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靠什么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靠什么解决?我们老想用一个货币政策解决N个问题,这不可能。”他说,地方债务危机爆发与否和货币政策没关系,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和货币政策也没啥关系,不要把两件事儿拉一块儿去。

许小年表示,地方债务问题不能够靠继续松银根来解决。出售地方政府的国有资产还债不失为一种短期措施。长期措施是我们的财税改革,财税改革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对地方财政的制约机制。制约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预算制度的完善以及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强民众和民众代表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监控。

本文留言

作者韩言铭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