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高铁相撞后中国媒体被噤声(组图)


死难者家属在浙江双屿燃香悼念7月23日因高铁相撞事故丧生的亲友。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看中国记者蔚蓝编译报导】《纽约时报》7月31日就高铁相撞事故发表文章。文章中说,连日来公众对政府就动车相撞事故的反应越来越愤怒。中国当局已进行了事实上的新闻封锁,要求只报道救灾中的正面消息以及官方正式发布的信息。

周五晚间,突然从中宣部发出命令,强制要求所有报纸撤下准备周六出版的有关事故调查文章与评论的版面,替换成卡通或者其它不相关的内容。主流的互联网站点也删除了与此次高铁相撞事故相关的新闻报道与视频的链接。发生在浙江省温州附近的此次高铁相撞事故共造成40人丧生,192人受伤。

政府钳制媒体的决定随即引发了网上源源不断的激烈批评。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高铁相撞事故更加使人看清了政府是以牺牲国人生命与安全为代价来追求惊人的发展,以封锁消息和严控宣传来掩盖失败的事实。

正如政府在最近发生的有关健康安全丑闻中的一贯做法一样,如在应对2008年四川地震倒塌的“豆腐渣”校舍时,政府强硬的压制公众舆论,担心一旦任其发展,很可能会加剧社会动荡而失去控制。

数以千万的中国人在类似Twitter(推特)的网络媒体上发贴质问两辆高速列车相撞的原因,是否贻误了救援,为什么事故现场的照片显示失事的火车在调查人员开始工作前就被挖坑掩埋。最初官方媒体尽管在弱化事故报道,但后来也不禁开始质疑,为何事故会发生以及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虽然政府审查无法轻而易举的控制人们在微博上的讨论,但他们却越发严厉的限制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上对事故的相关报道。

数十名记者被报道禁令所激怒,坚持不懈的在网上表示,鉴于还有许多疑点尚未澄清,他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命令。政府已经把建设高铁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启动了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共工程项目。

《南方都市报》的编辑周五写道,“今夜,百家报纸在撤版,千位记者被毙稿;中国,万个游魂无处安放,亿个真相正在破碎。这个国家,无数只恶棍的手,在羞辱着你。”他的这条发在新浪微博上的消息随后就被删除。

另一名记者写道,“我的故事今天不会去付印了,看来我不得不写点别的东西,其实我宁愿用一个词来留白整个版面——‘无语’。”

这次事件罕见的显示出中国记者的团结。所有记者都在中宣部的控制之下,但不管是官方媒体还是民间媒体都有一些记者敢做敢言。

总部设在北京的著名的周刊《经济观察报》没有理会中宣部的禁令,在星期六刊出了9版事故报道。报道把铁道部描述成一个不负责任的机构;从数十名幸存者的角度重现了事故过程,审视了政府和官方媒体在事故发生后的失责。该报的一名记者表示,接到禁令的时候,当天的报纸已经付印了。

但许多人还是服从了命令:有编辑表示,《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中国经营报》撤了8版;《京华时报》撤了4版。有一篇被撤下的文章,是基于一名遇难者者妻子的描述成文,题目是“没有奇迹为他们发生”。文章讲的是当局和官方媒体大肆渲染的一个救援案例——所有救援人员都已经放弃了希望并接到撤离的命令后,一名幼童在事故发生21个小时后获救。

北京的一位编辑说,“我们一共接到了三通电话。第一个电话大约是在晚上9点,命令我们尽可能对温州事件做‘冷处理’。一小时后,报社被通知‘只可以发表新华社的通稿,不允许发布任何我们自己获得的消息。不能有评论和分析。’”第三通电话是在午夜,命令头版不可以出现对该事故的报道。

一位担心被报复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编辑说,当局甚至推迟发表了新华社的一篇文章,该文章主要涉及铁道部无法回应有关事故的一系列问题。

香港记者协会在其网站上声明,直到星期四,温家宝总理在温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才表示,“对事故的调查要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的监督”。

起先,官方媒体一直在对事故报道进行冷处理,但近日来也表现得越来越勇敢。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受到了网民的感染,中国网民整个一星期来都在用类似推特的网络工具以每次不超过140字符的长度来传递主流媒体以外的声音。

但是有一些人或许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的制片人,据说因为在事发两天后的一期节目中有抨击有关当局的内容而受到斥责。他的一位同事表示,该制片人被解雇的谣言并不属实,但他拒绝对事件的影响发表看法。

在该节目的中,主持人问到:“如果没有人的安全,这样的速度我们要不要?能不能让我们喝一杯放心的牛奶?能不能让我们住一套屹立不倒的楼房?”“中国,请你放慢速度的脚步!走得太快,不要把人们的灵魂落在后面。”

原文链接

本文留言

作者蔚蓝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