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明年大选 移民议题关键

一个强调自由平等理想的社会,仍可能像挪威出现一个激进份子布列维克。反移民、反伊斯兰的言论思潮在法国已进入政治社会核心议题,将可左右2012年总统大选。

法国强调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国精神,呼吁移民融入法国社会,一向反对进行全国性族群普查。政治正确的言论,尤其当涉及非欧洲移民时,避谈一个人的宗教和文化背景。

这一点和挪威社会相似,表面上,一个外来移民只要愿意接受法国的价值,都可成为法国人。但在同质性高的挪威社会,外来移民容易清楚辨识,仍会被视为格格不入。在法国,口头上,人人都是共和国的子民,但是阿拉伯裔、非洲裔移民普遍感受到歧视待遇。

法国极右派政党民族阵线(Front National)反移民的论调,在各级选举中不断显示实力,今年在地方选举全国得票率为15%。而现任总统沙柯吉(Nicolas Sarkozy)在选举策略上,极力拉拢极右选民,反移民议题蓄势待发。

此时,法国社会处在一个言论及行动两极化的拉扯状态。在自由、平等原则下,法国政府不愿意面对不同社群遭遇不同的社会经济问题,也就任由社会舆论不断扩大不同族群刻板印象。

在欧洲经济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下,加上法国人保卫有限社会福利资源的氛围,反移民议论顺势巩固了在舆论中的地位。

社会学者拉格朗吉(Hugues Lagrange)在本周“快讯周刊”(L'Express)访谈中指出,右派政党的言论不断让来自非洲的移民感觉不受欢迎,同时,又强调政教分离的普世价值,要求生活在法国的移民须进行融合,言论自相抵触。

拉格朗吉说,法国基本上不看“肤色”,但是行政执行上却从来不是如此。警察向黑人和阿拉伯人查问身分的机率多出7到10倍,这是不正常的。

拉格朗吉主张法国应在全国普查项目中,增加父母的出生地、或原生家庭的宗教,有助了解各地区的社会情况。

他表示,政教分离要朝向包容性的发展,国家应对任一宗教保持相等的距离,而不同社会团体得以自由展现各自宗教认同,朝向“开放性”政教分离发展。

法国订2012年举行总统大选,移民议题及反伊斯兰言论的影响将因挪威杀人事件,成为严肃的台面上问题。

法国如不积极正视不同族群的社会问题,是在掩盖蒸汽冒升的锅盖。大巴黎地区2005年发生的郊区暴动事件延烧到全国,这个前例就是一项警讯。

伊斯兰教在法国是第二大宗教,任由政治正确原则,避谈族群及文化差异,极可能导致民意反弹,造成极右势力壮大。而极右思潮反对移民、抗拒全球化,只有让一个国家往内缩,实在不是极力维护大国地位的法国所乐见。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