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认识孩子的压力(图)

变迁迅速及繁忙的今日社会里,喧嚷难免、变动难免、仓促也难免。人们最常挂在嘴上的话是:“我的压力很大。”到底什么是压力呢?躺在保温箱睡得正甜的红润新生小婴儿有没有压力呢?爱哭爱生气又爱玩木头人的三岁小孩有没有压力呢?还是只有大人才有压力?

事实上,只要处在一个特定需求的情境,就会感受到压力,压力是日常生活很自然的一部份,分布在生活的各个层面。许多的运动像跑步、游泳、骑自行车对身体而言,是一种要求,会引发压力;因此做完运动后,我们会感到全然的放松,一种很舒适的感觉。但是像饥饿、口渴、生病、开刀、被虐待及环境的污染就会让身体处在非常不舒服的压力状态。

压力的来源除了身体层面外,也包括情绪及心理的层面。不愉快的情绪如生气、挫折、害怕、悲痛;生活上的变动如弟妹的诞生、搬家、转学、父母失业或离异、家庭成员生病了,乃至于整个社会群体的大灾难如地震、火灾等;以及来自父母师长或自我的要求及期许都可能对我们构成压力。

如果以这样的观点来审视今日的儿童,我们的孩子究竟处在怎样的压力呢?他们需要父母怎样的协助呢?

《小小孩,大压力》写的就是这样的主题,作者从近800名9~12岁儿童的调查出发,钜细靡遗的剖析孩子在各种处境下所面临的压力及建设性的处置,是一本很值得父母参考的好书。书中透露的许多讯息对家长来说,其实是很好的提醒。譬如说,这份调查透露孩子每星期在电视新闻中会看到超过30个尸体、在半小时的卡通里平均就会看到30个暴力行为。这是相当令人惊心动魄的数字。孩子生活所面临的变动也是前所未有,51%的孩子起码有一次转学的经验、45%的孩子曾经有搬家的经验。

书中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提出性别的刻板印象对孩子所带来的压力。如希望女孩长得甜美纤弱、会照顾人,又希望男生勇猛沉默,像这样既无法依孩子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而欲教养的刻板形象又不符未来生活所需的特质,是新一代父母应该警惕的。

帮助孩子面对压力,除了审视这些大环境外,常常别忘了生命的小乐趣,如培养嗜好,学习健康的玩乐。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能解决我们的生活难题,但我们可以学习适度的放松,那就试试国际精神卫生学会(National Mental Health)所建议的三种减压方法。(一)深呼吸。(二)休息和睡眠。(三)大笑。这些都是很值得学习的、因应压力自然健康的方法。

本文留言

作者陈质采(台北市立妇幼综合医院心智科医师)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