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辛亥革命遗迹之三:孙中山先生演讲处(组图)
孙中山先生在寧波演讲处(汪校芳博客)
孙中山先生到底到过宁波几次,已无据可查。据传,辛亥革命前,中山先生曾秘密来甬联络革命同志;另有一说是,周淡游的母亲去世时,孙中山作为周的好友,前来奉化吊唁;但被媒体报道并留有痕迹的,是孙中山先生于1916年8月22日至23日的宁波之行。
1916年8月23日中山先生讲学的旧址(汪校芳博客)
宁波东恩中学校园内,在整齐有序的校舍和花树绿荫环绕中,一块高耸于台基上的白色大理石碑,镌刻“孙中山先生演讲处”8个大字,这就是1916年8月23日中山先生讲学的旧址。今为海曙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在宁波的浙江第四中学校长厉建侯电请,中山先生在胡汉民等陪同下,于8月22日搭甬曹段火车由绍兴抵达宁波。宁波国民党员与士绅等都到车站欢迎,陪同至省立第四中学(现为宁波东恩中学),是晚中山先生即在四中留宿,与教育文化界人士开座谈会。第二天上午发表演讲,到约200人,大部分为文教界中人,小部分为工商界。先生穿美国式学生装,胡汉民则穿袍褂。中山先生讲演时,操国语,但带有广东音,演讲历时约90分钟。
讲词如下:
“今兄弟之最希望于宁波者,在于实行地方自治。盖政治与社会有相互之关系。而政治之良否,必导源于社会。欲社会之进步,而实行地方自治,犹如造屋之必先奠基础,地方自治,即为社会之基础。宁波风气之开,在各省之先,将来整顿有方,自可为各省之模范,以地位人才,均具有此项资格也。
然欲求自治之有效,第一、在振兴实业:宁波地方之实业,非不发达;然其发达,多在外埠。鄙见以为发展实业,在内地应更为重要。试观外人,其商业发展于外者,无不先谋发展于母地,盖根本坚固,而后枝叶自茂也。宁波人对于工商之经验,本不浅薄,而甬港有此良港,运输便利,不独可将商品运销于国内沿海各地,且可直接运输于外洋。若能悉心研究,力加扩充,则母地实业既日臻发达,而甬人之经营于外者,自无不随母地而益形发展矣。此所望于宁波者一也。
第二、在讲求水利:宁波地方,以地位论,其商业之繁盛,本不至于在上海之下,而上海商业之所以繁盛,实在于其为外洋之总汇。宁波人若能悉心讲求水利,其情形未始不如此。盖宁波之地位,较杭州、汉口为佳;杭州、汉口不能直达外洋,而宁波可以直达。如甬江疏浚得宜,则可与各国直接通商。以繁盛之上海,其港口尚有淤积之患,欲改进交通,颇非易事。若在宁波,仅有镇海口岸一处,容易修理。若能将甬江两岸,筑一平行之堤,则水无淤积之患,极大之轮船可以出入,则宁波之商务,自无不发达矣。此所望于宁波者二也。
第三、在整顿市政:此事在自治中更宜注意。市政最要者,道路之改良、街道之清洁是也。试游上海之公共租界,其道路之广宽为何如?其街道之清洁为何如?宁波何尝不可仿此而行?但此事有一难题:要整顿街衢道路,不可不有经费,此经费将何由出乎?吾知人人皆将默然不能答也。上海街道之所以如此清洁,道路之所以如此宽广,其整顿之费果何所出乎?必将曰外人自出也。若细思之,则此种经费决不出诸外人之手,何则?外人之来华也,其目的在谋中国之利,不可不粗治道路街衢。及市面既兴,则此项经费,自有所出,故外人用以整顿上海者,实皆吾国人之钱,并非外人之钱也。今吾人动辄以无钱故,不思整顿地方;不知地方不整顿,则生意鲜少,将来更无兴旺之一日。所以吾人对于此事,不宜畏难,而在设法。其法维何?殆莫如组织一公共团体,收土地为地方公有;其巨大经费,一时或无从筹集者,可以地方公债法举办之。然现在之土地,均各为私人之产业,若欲收为公有,势不能向私人购买;欲向私人购买,则私人不免故昂其价,大足为购买之阻力。故莫如先行报价之法。如人民有土地若干亩,须先令报告价额,每亩值银若干。报价之前,先由公共团体规定每亩收税之率,以地价百分之若干征收之。如是,人民之报告地价,过昂则恐税多,过低则恐被公家收买,自不至有过昂过低之弊,而酌中之价出焉。将来公家收买之后,地归公有,办理公共事业,所向无阻,市政自能善良。市政既良,人民乐趋,商务自然繁盛。不数年后,其地价必可增高数倍,同时而税额亦因以增加,收入何患不巨。谓整顿市政之费无出者,吾不信也。此所望于宁波者三也。”
中山先生的宁波之行,由民革宁波市委会第一至三届主委庄禹梅先生任秘书,演讲由庄纪录并经孙本人修改,次日在宁波《四明日报》上登出。
- 关键字搜索:
-
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