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之邦的饮食文化(组图)
吃的礼仪
这幅剪纸画表现了一个家庭美满幸福的生活。(鲁忠民摄)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据古典文献记载,早在2600 年前,这个重视吃的民族就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饮食礼仪制度。古人宴请宾客时都要设席,如果人数较多,长者或尊者须设一席独坐;偶尔与其他人同坐一席,重要的人物也要坐在首端。南北向放的席子,以西位为首;东西向放的席子,以南位为首。同席的人还须地位相当,否则就是失礼。客人落座前,还要看席位摆得正不正,如果不正须调正后方可入座,否则被视为不吉。无论主客,入座时都要面容安详,两手提起衣袂离地一尺,落座后上衣不可掀起,脚不能乱动。
俄国19 世纪著名作家契诃夫曾经请一个中国人到酒店里喝烧酒,“他(中国人)在未饮之前举杯向着我和酒店主人及伙计们,说道‘请’。这是中国的礼节。他并不像我们那样一饮而尽,而是一口一口地啜,每啜一口,吃一点东西;随后给我几个中国铜钱,表示感谢之意。这是一个怪有礼的民族……”这是一个多世纪前,一个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中国传统的宴会礼仪很是繁琐,而且越隆重的场合礼节越细。这种礼仪流传到现代,形式上已发生了变化,但在比较正式的酒会宴会上仍免不了一番礼让才各入其座,入座也有入座的规矩。一般来说,尊者、长者、主人或主人最重视的客人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着门的座位。入座的先后,一般是长者优先,已婚者较未婚者先入座,生疏的客人较熟识的客人先入座。但酒席的主题不同,入座的规矩也略有分别。如给老人祝寿的酒席,“上座”是老寿星坐,女儿女婿分坐老人东西两边的首席;小孩出生一个月摆的“满月酒”,很多地方都是小孩子的外婆坐“上座”;而婚宴的“上座”一般都留给新娘的舅舅。
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四四方方的餐桌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网络截图)
中国人居家吃饭并不提倡顿顿喝酒,但在宴会上酒是万万不能少的。客人入座后,主人要先向客人祝酒,口称“先干为敬”,主客共饮;无论主客,添酒都要添满。如果不能喝酒,要事先声明,以避免出现不愉快的场面。在摆放菜肴上,也有一套礼仪规则。一般带骨的菜放在餐桌的左边,纯肉菜放在餐桌的右边;饭食靠左手放,羹汤、酒、饮料靠右手放;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酱、葱、蒜等调料放在近处。上菜是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
吃饭时也要守规矩,也就是所谓的要有“吃相”。比如不可将筷子垂直插入饭碗的中央;吃完了不宜说“我吃完饭了”,而应该说“我吃好了”或“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磕碰饭碗发出声响……中国人从小就被告诫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要有吃相”,并且接受各种各样的“吃相”训练——怎样选择座位,怎样礼让三先,如何握筷,如何夹菜,何时该谈笑风生,何时要沉默寡言等等。所以,即便是小孩子吃饭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敢在碗里留下饭粒怕长大了脸上长麻子;夹菜时一次不能夹得太多,更不能频频夹取如金鸡点头或翻来夹去如拨草寻蛇;吃饭时不可啧啧有声,不可狼吞虎咽;喝汤时不能“呼噜呼噜”、满嘴淋漓……“吃相” 是中国人尤其是老辈人非常重视的。
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难免觉得这些礼仪过于拘谨繁琐而限制了自由,但不可否认,正是由于“规矩”的存在,才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主客情感得以交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文明的行为。礼仪,毕竟是人类通往文明的桥梁。
- 关键字搜索:
-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