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者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难持续

采取部分积累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受到学界的质疑和反思。

2011年7月6日,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北京大学财政学系副教授蒋云赟质疑做实个人账户的可行性,认为中国没有足够大的资本市场让个人账户资金实现保值增值。蒋云赟直言,中国的部分积累制事实上是一个怪胎,难以预期30年后的状况。

目前,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20%缴费,进入社会统筹基金,实行现收现付;个人每月缴纳工资的8%,进入个人账户累积,以培养个人责任意识并缓解统筹基金压力。此前学界对此种模式颇多赞扬,称其“既能缓解未来养老金支付危机,又能够实现代际再分配功能与激励功能的结合”。

蒋云赟表示,由于政府没有办法拿出足够的钱去补偿隐性债务,而让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者承担过多责任——既要给自己积累,又要支付已经退休人的退休金。这套没有实现代际平衡的养老保险体系虽然可以减轻财政的负担,但却是以加重现在参保人员的负担为代价的,这也影响了企业人员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据其测算,如果将企业缴费降至18%,或将个人缴费降至6.25%,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可以实现代际平衡,也就是说,这样一套制度对不同代是公平的,不会通过盘剥现存代来给未来人口创造财富。

根据其研究,若养老基金保值率低于3%的话,现在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将对现存代更加不公平;但是如果养老保险保值率能够达到6%,现在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就能够实现代际平衡了。

事实上,中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个人账户基金被普遍用于弥补统筹账户的空缺,进而形成空账,仅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记账。

蒋云赟曾呼吁尽快做实个人账户,并通过提高养老基金保值率来激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养老保险改革,缓和基本养老保险的代际不平衡状况。但现在,她开始质疑做实个人账户的可行性。在她看来,现在并没有这么大的资本市场能够吸纳个人账户中的大量资金,尤其是在1997年以后,资本市场已经经过了两次大的动荡,能否平稳实现保值增值存疑。

“我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未来十分悲观。” 蒋云赟如是表示。

本文留言

作者蓝方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