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家长制片 批教改给学生压力
《力争碰壁》电影海报“虎妈”华裔教授蔡美儿因为将她高压管教女儿的方式出书,而成为话题人物。反观美国,最近一部教育纪录片《力争碰壁》(Race to Nowhere)从家长角度批评美国教改改过头,使学生承受过大的竞争压力。
《力争碰壁》是继去年《等待超人》(Waiting for Superman)后,另一部以教育为主题的电影。这部电影去年9月正式上映以来,一直在全美巡回放映。目前一共在1400多个社区中心和学校放映,吸引了许多家长和教育人士观看。
影片就他们面临的压力访谈多名青少年和家长。制片人埃伯利斯(Vicki Abeles)最初想拍这部片,是她的女儿才12岁就因为课业压力过大而接受治疗。
埃伯利斯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友,她日前回到母校参加放映会及讲座。她在会后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她相信孩子的压力来自一种由上而下的全国性焦虑。
埃伯利斯对这种焦虑进行了反思。她说:“我认为现在有很多迷思。我们的考试分数从来没有领先,但我们领导了创新的世界。而且如果你看从前到现在的考试分数,它们并不是预测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正确指标。”
事实上,从布希政府有教无类法(No Child Left Behind)开始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化测验后,一直被指责增加教师教学负担和学生学习压力。奥巴马总统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美国必须在教育方面赶上其他国家才有竞争优势。
美国之音赖至巧
《力争碰壁》制片人埃伯利斯(左)、城市研究所教育政策中心主任汉娜威(中)、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莱特(右)
*家长学生都有压力*
片名正好与奥巴马政府的教改项目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相反。埃伯利斯认为,大家都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结果使竞赛无止无境。从她在巡回放映中得到的反响来看,家长和学生压力变大确实是个普遍现象。
埃伯利斯说,他们希望借由影片反映出美国家长集体的焦虑,期待教改容纳更多家长的声音。她说:“作为一名家长,你的担忧很容易被忽视,但是当你把所有人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承认大家都有的压力,我们朝前走就可能容易一些。”
城市研究所的教育政策中心主任汉娜威也出席了这场讲座。她认为,标准和考试并不会消失,这部片应该是要提醒父母如何调整他们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协助小孩面对压力。她说:“这部影片对家长而言重要。至于要怎么把它转化成公共政策,则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
*压力影响学习效果*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育系教授莱特研究心理发展。他说,压力会影响学习效果,人们应该更关注孩子的个人发展,尊重多元性。他说:“作为家长、老师、教育者,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的目标、价值和意义,鼓励他们为此而努力。”
《力争碰壁》制片单位同时在网站上发起了一个草根运动,鼓励观众写下他们的想法,并写信反馈给学校、学区、州教育局,希望将这些共鸣凝聚成另一股教改力量。
- 关键字搜索:
-
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