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国国内审计公司的高昂代价

中国财政部鼓励中资企业使用国内审计公司,此举有可能把没有叫的狗变成不会叫的狗。

海外上市中国公司受到了一系列会计丑闻的冲击。有些情况下,可能的欺诈行为看来多年一直没有被审计公司(常常是西方公司)注意到。德勤会计师行(Deloitte Touche Tohmatsu)欣然做了财务服务公司东南融通六年的审计,之后黯然离开,说它无法再倚赖管理层的表述。

西方审计公司没有取得辉煌的成功。但取而代之的公司可能更糟。财政部目前鼓励中国的电信、金融和能源行业的大公司选择国内审计公司。结果可能会造成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和中石油等上市大公司转向国内审计公司,而不再选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这可能会削弱审计质量和投资者的法律追索权。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声誉风险有助于他们严格遵守法律。因审计中国小型公司而受到的牵连已经开始对四大的声誉造成损害。中国审计公司则没有这样的压力。

此外,如果中资企业选择中国审计公司,会把投资者的法律追索权限制在中国大陆的法院。中国大陆的法院在审理复杂金融案件、公平对待外国的要求、或不受政治干预影响方面并不擅长。与此相反,只要中资企业使用海外西方审计公司,投资者对审计公司的不满就有望在海外管辖区得到申冤。

财政部的举措是发展中国国内会计公司的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北京大学中国会计行业专家吉利斯(Paul Gillis)说,中国希望培养能够在国内大企业向海外扩展业务时向其提供服务的公司。

客观上看,这是说的通的。不过,迫使国际投资者接受中国公司审计的报表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投资者持有中国股票已是冒了更高风险。如果对审计过程的信任下降,风险会更高。

本文留言

作者Tom Orlik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