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究竟“荒”什么

如果盘点近段时间媒体上出现最多的一个字,那么“荒”字可以当之无愧地上榜。比如劳动力市场有“用工荒”,资本市场有“钱荒”,建房要面对“地荒”,用水用电用油则有“水荒”“电荒”“油荒”……在这一系列“荒”的背后,中国的经济究竟出了什么漏洞,这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按照字典的解释,“荒”即意味着短缺。短缺曾是计划经济体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举改变了短缺经济的面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进一步发展,市场开始步入了过剩经济的阶段。进入21世纪后,过剩经济的特征进一步明显。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钢铁、煤炭、汽车、电子等领域产能过剩问题非常突出,以至政府不得不采取财政、金融等多种措施进行调控。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却出现了大拐弯,从一度过剩的经济状态再次恢复到“短缺”的状态。但值得提醒的是,这次的“短缺”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有着本质的区别。计划经济时代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几乎全面短缺,但目前的短缺在生活资料方面几乎很少,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能源、电力等生产要素方面。

表面上看,这些生产资料和要素好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比如我国自2004年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就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到现在则愈演愈烈,甚至一直以来都是劳动力输出大省的中西部地区也纷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短缺问题。“用工荒”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劳动力的价格持续上升;资本短缺的问题也一直存在,近段时期受紧缩政策的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飙升。据有关部门调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到50%,在民间担保中,有抵押物时年息达20%,无抵押物则高达50%到60%;再比如“电荒”,根据中国电力(行情,资讯,评论)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我国将缺电3000万千瓦,多地拉闸限电不可避免。

但是,当我们透视各种各样的闹“荒”灾的背后,却可以发现更应该让人深思的问题。在“用工荒”的背后,是由城乡割裂的户籍制度导致劳动力市场分割、长期工资水平低下酿成的恶果。如果消除户籍制度的藩篱,努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那么仍有上亿的农民将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用工荒问题将随之消失;中小企业的资本短缺源于金融体制的不完善,由国有垄断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机构“抓大放小”,而民间金融机构仍不发达,不少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如果能打破银行业的垄断局面,允许民间金融机构的大力发展,从地下金融成为阳光金融,那么中小企业的“钱荒”就将大大缓解;同样,从电荒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体制的缺陷,在“市场煤、计划电”的框架中,不少电力企业陷入了越发电越亏损的尴尬局面中,于是出现了一方面严重缺电,另一方面不少电力企业被迫停产的现象。如果能理顺煤电关系,形成煤电良性联动的机制,电荒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此可见,从本质上来说,中国的经济“荒”是一种体制性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的短缺。也就是说,现阶段缺的其实并不是劳动力、资金、电等这些东西,而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尽量减少政府“有形的手”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中国经济“荒”才能逐渐消失,国民经济才能实现稳定顺利地发展。

本文留言

作者李长安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