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新中国是一种语言
(空话、套话、场面话四之一)

当我第一次实在地接触到“新中国”,我发现它首先是一种说话的方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刚刚由台湾回到香港,对彼岸的好奇如饥似渴,所以大量阅读大陆出版的报刊杂志,在收音机中仔细调频以便对准说普通话的频道,并且在有机会回到大陆旅行的时候盯着电视机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让我惊讶乃至于着迷的是,那些文字那些言辞我竟然怎么看怎么听都看不明白听不懂。倒不是因为它们的意识隐晦,也不是因为它们的用字遣词太过古僻,而是它们有着一种不及物的空洞;浅白,但又不知所以;晓畅,却似不求对象的独白。

让我举一个例子。陈为军的《请投我一票》,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纪录片。《华盛顿邮报》形容它是“关于一群八岁大孩子的,令人如坐针毡的政治戏剧”。所谓“政治戏剧”,指的其实只是武汉某家小学有一班学生要选班长,于是导演拍下了整个竞选的过程,如此而已。尽管只不过是群三年级小学生,但他们在选前最后演讲中所说的话,却和当年迷惑我的那些言辞惊人地相似,且看这些八岁小孩如何熟练地操演我记忆中的“新中国”。

首先是许晓菲,一个比较单纯的女生,她说:“面对困难,我也曾哭过,我也曾徘徊在放弃的边缘。即使有了困难,也应勇敢面对,不能过分依赖别人。我要以我更出色的表现,来回报给予我这一切的老师、同学,还有默默支持我的妈妈。选择许晓菲,将给你的校园生活增添更加亮丽的色彩。”

这就是了,即便年幼,这个小女孩也晓得说得出这么一段很“正面”很漂亮的好话。但你能听懂这段话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