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考验“多头”思维

自4月中旬中国A股进入本年度行情调整以来,多头思维一直面临严峻考验。在行情调整初期,技术性回调的判断与感觉让多头思维有了几分纠结。5.23大跌后,多头思维开始战略性改变,逐渐将做多意愿转化为防守操作,但头脑中的多头思维并未消失。因此一有传言,行情高开低走或盘中震荡收低大多是多头思维的所为与无奈。多头思维的根深蒂固虽然对市场盘整整固有积极意义,但在市场下探寻找底部的明确性趋势里,也可能是伤及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匕首”。

中国证券市场,多头思维一直占据重要位置。由于中国A股市场缺乏股指期货等可对冲的交易品种,投资者只能选择做多才能实现投资收益。2010年4月16日虽然开通了股指期货产品,但中小投资者参与的程度并不高,也没有迫切的投资需求和意愿。因此中国证券市场自身的产品体系与特征客观决定了多头思维的存在和强化。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及市场行情的断崖式的回落,让众多投资者感受到了市场风险骤变的伤害,但之后的投资理念又很快回到多头思维的轨道上来。尤其是刺激经济所造成的流动性泛滥、物价上涨所推动的部分上市公司业绩虚增等,更对多头思维的强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目前中国A股市场的多头思维及操作理念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盼望行情短暂回调后就快速反弹,盲目预测政策底部从而确定市场底部等说法或言论一直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就是这种多头思维主导市场的写照。

从目前中国社会经济各方面看,诸多变化将会冲击多头思维。

一是经济转型和GDP增速的平稳回落,市场应该适应和贴近这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以实现投资理念和操作意愿的转变。中国社会经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其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前期以自然资源、劳动要素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型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劳动者能够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发展轨道上来。在这种经济转型过程中,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将有一个投资、培育与快速增长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GDP平稳回落将是一个确定的趋势,而与这种趋势相关联的就是部分行业或公司的业绩回落或平滑。因此,作为多头思维的投资支撑和动能面临考验。

二是在过去经济快速增长的几十年里,通胀占据了较长的时间,通胀和物价上涨不仅虚增了部分行业和公司业绩,同时也抬高了各类资产的价格。在经济增速回落和业绩整体平稳下滑的新经济周期里,去看前期的传统经济周期,会发现很多资产等价值都有所高估,因此,在新经济周期中整体估值必然回落,这将颠覆多头思维的价值判断。目前,一级市场PE居高不下不是市场投资者和监管层所愿意看到的,但又不是监管层和投资者能够将其压下来的。不对发行制度进行改革,二级市场就会堆积更多的问题,以多头思维进行投资操作就会铩羽而归。

另外,按照监管层对中国市场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已经摆上重要日程。新三板开通、国际板推出等作为市场体制建设的制度性问题也形成了与多头思维的对峙,在市场行情向下的趋势里,任何新的制度创新都将会对多头思维形成公然的挑战,而行情往往总是在制度彻底挫败多头思维后才会焕发生机,这也许就是中国A股市场行情演绎的一个特征。

超跌抢反弹、抄底“捞趋势”的投资意愿盛行、多头思维弥漫市场,行情仍需观望。

本文留言

作者袁绪亚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