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称西瓜膨大剂对人无害 网友吵翻

日前,本报曾连续报道丹阳西瓜莫名其妙出现爆炸的现象,后来有关方面认为罪魁祸首是使用了膨大剂所致,为此江苏省农科院有关专家表示,爆炸实际上与干旱有关。就在膨大剂导致“谈瓜色变”的时候,微博关于这个事件的讨论也一直没有停歇过,有瓜农博友向著名的生化博士方舟子发出求救信,希望他能够出面 “辟谣”,以解除他们的“卖瓜之忧”。

为此,这两天,方舟子在微博上连续披露了西瓜上涂抹的膨大剂和大米添加剂对人体完全无害的言论,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昨天下午,方舟子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连线专访时坚称,“膨大剂和西瓜爆炸没有直接联系”,对于一些细节,他还作了相关的深度披露。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西瓜本身就容易爆炸,与是否涂抹了膨大剂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方舟子介绍,西瓜成熟后在一定的空气湿度温度下,本身就具备爆炸的条件,这与是否涂抹了膨大剂没有必然联系。

针对很多读者认为的服用膨大剂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这一说法,他介绍,膨大剂属于植物类激素,与杀虫剂等动物激素完全不同。美国早年对老鼠等动物食用膨大剂做过毒理实验发现,以500毫升的饮料剂量为例,动物如果一天喝下几瓶膨大剂,才会出现一些炎症或脱毛等现象。这就是科学家观察到的最低有害量。之后美国等国家较普遍地把膨大剂用在猕猴桃、葡萄等瓜果成长过程中。而目前中国一些瓜农在西瓜上涂抹的膨大剂,在其包装上明确提到:每次兑加一百倍水进行稀释。

“读者不必担心过量使用,它的容量其实非常少。”方舟子介绍说,膨大剂一般用于瓜果类植物,是刺激植物的生长激素,效用显示为长得大、成熟快,但它低毒无害,虽然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将使它的活性更强),它会刺激植物的细胞生长,但与农药、动物激素的超量使用后果完全不同。“我只担心农药残留,不担心激素残留,更何况是植物激素。”

膨大剂的化学名称叫氯吡脲,英文叫forchlorfenuron。在所有项目(急性毒、致癌物、内分泌扰乱、生殖和神经毒性)中的情况目前都是Not Listed(未列入)或Not Likely(不太可能)。美国、欧盟都允许使用。日本规定,氯吡脲在香瓜和葡萄中的残留限量值为0.1PPM;韩国规定,瓜类中氯吡脲的残留限量值为 0.05PPM。查阅我国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规定发现,目前还没有包括使用限量、残留限量的国家标准,相关产品说明多借鉴国外标准。

至于读者“怎样监管瓜农过量使用膨大剂”的担心,方舟子风趣地说:如果瓜农不按标准而过量使用,非但不能对消费者构成身体的伤害,还会增加自己的种植成本。“他这又是何苦呢?”

眼下正是吃西瓜的好时节,然而受“西瓜膨大剂”的误伤,想吃瓜的却不敢吃,四川攀枝花新民村的西瓜丰收了,瓜农们却盼不到前来收购的批发商,眼看几万斤西瓜就要烂在地里……无奈之下,瓜农开通微博卖西瓜!“我的瓜要是有啥子添加剂膨大剂,我当场砸瓜!”最近这两天,“攀枝花人卖西瓜”的微博火了,在舒淇等微博名人的转发下,一股“卖瓜潮”在微博上悄然兴起。昨日,该瓜农表示,在网友们的帮助下,“西瓜基本都卖出去了”。

“我是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新民村的农民,我们这里的红沙瓤西瓜味道甜、口感好,往年卖得都很好,今年那个膨大剂把西瓜弄爆了的新闻把我们害惨了!几万斤西瓜都烂在地里,再拖下去要烂完!求好心人转发下,去年卖1块2一斤,今年我们三四角都卖,总比烂了好哦!”

23日中午,微博上出现了一个名叫“攀枝花人卖西瓜”的网友,他的这条“喊冤”微博,飞快地被网友们转发起来。紧接着,他又发了一条“承诺”微博:“谣言把我们害得惨,我一个人已经烂了几千斤了,现在每天我家都要吃二三十斤,还要送人,免得烂了可惜了。我的瓜要是有啥子添加剂膨大剂,我当场砸瓜!”

随后,该微博就网友们关心的西瓜质量等问题进行了介绍:“我们这里阳光充足,瓜田在山上,从来不用啥子添加剂,有假我就砸西瓜!我们是个体农民,对于你们在成都买瓜的愿望可能不好实现,希望能有批发商过来收购。”

瓜农微博卖西瓜的行为,得到了天使投资人徐小平、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吴法天等一些微博名人的支持。连著名影星舒淇也在微博上转发了“攀枝花人卖西瓜”的卖西瓜微博,并评论道:“大家行动起来,也别三、四角买,最好还给农民兄弟一块二,农民兄弟太不容易了,辛苦一年,被一帮人渣"专家"研制的这个剂那个剂,还有那帮技术站的垃圾技术员害惨了……最终账都算在农民头上了。”

记者看到,截至昨晚8点,该条微博被转发了6.2万多次,评论量达1.2万多条。

当天晚上6点51分,“攀枝花人卖西瓜”就在微博上向网友们汇报了最新进展:“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的瓜已经卖得差不多了。”不过,先消了愁的这位瓜农不忘父老乡亲,“还有很多乡亲们的西瓜急需卖掉,恳请你们继续帮助攀枝花瓜农!”并在微博里留下了当地农牧局副局长以及当地一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联系方式。

在网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成都一家大型超市红旗超市前去收购了120吨攀枝花西瓜。当地县委县政府也召开工作会,帮瓜农滞销的西瓜找销路,并为购瓜企业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此外,微博上搞起了团购活动,倡议四川的网友参加团购,并将团购价格定为0.9元/斤。此举也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

得益于网友的大力转发,攀枝花瓜农的瓜不愁卖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瓜农都如此“幸运”。在微博上,很多网友介绍了当地西瓜滞销的情况。“北京大兴西瓜初现滞销苗头,农艺师称未用膨大剂”、“在北京,以西瓜为主导特色产业的大兴区庞各庄镇,大棚西瓜上市时间不长,但"膨大剂"对销售的影响已初现苗头,瓜摊一天最多卖4个瓜。”……

记者了解到,攀枝花瓜农在微博上卖西瓜,这是继河南网友“shansir81”微博卖大葱、湖北网友“叶薇祺美玫”微博卖包菜、重庆武隆沧沟“沧沟西瓜官方微博”微博卖西瓜之后,微博又一成功营销的案例。

据悉,早在半个月前,重庆武隆沧沟乡的一帮农民就开通了“卖瓜微博”,还在微博上图文直播种瓜过程,声称要让粉丝们吃上放心瓜。记者发现,名为 “沧沟瓜农官方微博”的微博,均有文有图,内容则为瓜农下种、整理瓜秧、瓜秧长势等方面的照片和文字介绍,还介绍了沧沟的风土民情、人文地理、传说故事、乡村旅游,向“脖友”展现绿色瓜乡的原生态面貌。原来该微博为沧沟乡政府开设,并专门组织部分瓜农在线与粉丝们交流。

本报报道镇江“爆炸瓜”时,对“膨大剂”是否是“爆炸”原因并未下定论,只是客观叙述。但在新闻转载过程中,有媒体把“西瓜爆炸”描述为“苏浙一带”的普遍现象,膨大剂更是成为了“西瓜爆炸”的罪魁祸首,引发人们对添加剂的又一次担忧。

人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食品安全向来是老百姓的“天”,而食品添加剂最近频频出事,更让我们紧张不已。在膨大剂事件中,虽然有所争论,但出于避险考虑,人们选择不买西瓜,是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伤及无辜的瓜农,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2007年,广州出现一种香蕉枯萎病(也称巴拿马病),其实是一种香蕉常见病。但是,某媒体把这病形容为“蕉癌”后,经各种渠道以讹传讹,最后竟变成了“吃香蕉致癌”,结果,蕉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香蕉烂在树上,广东、海南的蕉农因传言而造成的损失至少达7亿元。

著名的科普网站“果壳网”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其实,西瓜皮开裂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06年、2008年和2010年都有西瓜开裂的报道。造成西瓜开裂的因素很多,这牵扯到西瓜的品种、天气情况、肥料情况等诸多因素,至于膨大剂的毒性,对于西瓜而言,用30毫克/千克浓度的膨大剂溶液浸泡幼果,40天后瓜皮上的残留量低于0.005毫克/千克,低于我国规定浓度(0.01毫克/千克)。正常使用是不会带来健康危害的。总体来说,膨大增甜剂并不是炸药,也不是毒药,把所有问题都推在它身上是不公正的。

现在,作为生化博士的方舟子也站出来说,膨大剂无害。到底有害无害?我们也无法证实,只希望权威专家和国家权威部门,包括有经验的农民们都像方舟子一样,站出来说话,说有害的,给出有害的理由,说无害的,也要提供可靠的根据。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兼听则明”,在所有证据都充分公开的情况下,大家自然会相信最终那一个科学的论断。

膨大剂如是,所有引起疑惑的食品添加剂,都如是。让我们一起努力,拿出可信证据,相信科学,监督督促有关部门和科学家尽职尽责,重建公信,共同构造安全的食品环境。

大米可以使用双乙酸钠和甲壳素等添加剂的消息,引起一片哗然。众多质疑表示,大米使用添加剂没有任何必要,让人吃添加剂很不放心,甚至会破坏大米本身的质量。为此,方舟子的态度是:鼓励用这两种添加剂!

“双乙酸钠”名字听起来挺悬乎,可方舟子说,懂化学的人一看分子式就知道,“双乙酸钠实际上就是醋”,就是“等同醋”的意思。

双乙酸钠为乙酸钠和乙酸的分子复合物,醋酸就是乙酸,是一样的,也可说双乙酸钠是固体醋。双乙酸钠是可以被水溶解的,它作用于大米生长,主要是因为醋可以发菌,而菌类对大米出现霉变可以起到防腐作用。

方舟子又对“甲壳素”作出解读:“它就如同食物的纤维素,是从螃蟹、虾等动物中提取,不是人工合成。”甲壳素运用于大米生长,主要功用在于把大米包起来实现保鲜。其实甲壳素也是“等同食用纤维素”。

方舟子说,国家标准允许在大米放的添加剂有两种,双乙酸钠实际上就是醋,甲壳素是食用纤维素,都不会对人体有害。它们作为防腐、保鲜剂,能抑制大米发霉,而发霉会产生致癌物黄曲霉素,所以应提倡用这两种添加剂。

他说,大米很容易出现霉变,而多数市民在吃这样的大米时并不知道也没有发现已经变质,这种霉变既看不见也吃不出,但产生的黄曲霉素却是最强烈的致癌物之一,煮沸都破坏不了它的毒性。“发霉的东西一定要扔掉,不要吃。”在他看来,这两种添加剂都属于无害无毒的东西,对人体还大有好处。

至于另一种米粉增稠剂,他解析道:增稠剂无毒无害,老百姓在家煮粥时就可以放上一点,“不要谈剂色变”。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