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国民教育 遭人权监察斥为洗脑

宣称是为了加强香港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特区政府5日推出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谘询文件,但香港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斥此其实是“洗脑教育”,沦为中共的宣传工具。

所谓德育及国民教育科,将规定小学生须建立国民身份认同,初小生须尊重国庆及国歌,高小须巩固国民身份认同;初中须深化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探讨国家宪法和重要机构的职能及与香港特区的关系;高中则须认同世界公民身份的同时,亦能从国家国情的角度理解世界议题,作出理性判断,及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利益等。

新课程将于明年及后年,分别于小学及中学推行。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张永雄表示,国民教育科将占每学年25至50小时,每周一至两节,现时学校普遍有德育科,因此预计老师工作量不会大增。课程着重学生多元思考及孕育情感,与其他学科相辅相成,也不设计分或公开考试。

但教育局德育及国民教育专责委员会就谘询文件举办简介会时,却多次回避敏感的六四及刘晓波等人权课题。

张永雄虽然强调,课程着重学生讨论、判断、分析及反思能力,题材选择权由教师自决,“任何事件都可以讨论”。但官员在简介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多次避免提及六四、刘晓波、艾未未、社运等敏感字眼。

委员会成员梁伟杰于简介会分享试行国民教育课的经验,强调绝不回避政治敏感的“生活事件”,当被问及如何介绍刘晓波获诺贝尔奖的新闻时,梁伟杰却答非所问,说是“学生也不会赞成警察捉拿无牌小贩”云云。

香港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阅过课程内容后批评,港府集中资源增设国民教育科,却牺牲了人权教育,只会沦为洗脑教育,宣传祖国“一片光明”的正面形象,多过批判思考,只系“走过场”、洗脑式教育;至于官员贪污腐败、打压新闻自由等人权问题的探讨,并不足够。

人权监察挑出咨询文件当中的四个例子,作为批评德育及国民教育科教材是洗脑教育的佐证:

学习阶段:小一至小三

教材例子:《我学会了唱国歌》介绍作词者田汉生平,包括被国民党拘捕的经历。但人权监察回应:对田汉于文革时在狱中被“斗死”的史实只字不提,避重就轻;

学习阶段:小四至小六

教材例子:《我是中国人──内地时事我要知!》讲述四川数百名家长于地震后徒手挖掘学校瓦砾找寻子女。人权监察回应:避谈豆腐渣工程及地方政府腐败问题,也没有触及父母为子女讨回公道的舐犊之情;

学习阶段:中一至中三

教材例子:《我为国家队打气》讲述人民为国家运动员感到自豪;“注意事项”一栏提醒教师提醒对国家民族感情不强烈的学生“自我反省”。人权监察回应:强迫学生感情上接纳国家运动员,手法与文革无异,应反省的是教育局;

学习阶段:中四至中六

教材例子:《我参加了选举》的处境故事讲述学生会选举,一名学生指民主精神“即是以多数人意见交流,磋商达成共识才执行的决定”。人权监察回应:把民主简单化及表面化,民主还包括个人基本权利受保障及结社自由等。

津贴中学议会主席廖亚全及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指出,国民教育科的内容与中史和通识科重叠。何汉权担心课程过于繁复,令学生退却,“作为一个学生,就算愿意学、不怕沉闷,也会疲倦,听完又听,我觉得非常不必”。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