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部官员表示国内水生态失衡

中国水利部官员表示,水灾害加剧、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和水生态失衡,已威胁中国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报道说,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4月18日在“长江论坛”上表示,保障防洪安全、解决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已成为中国水利建设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他说,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国家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水问题的困扰,人均占有量低而且分布不均,加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国水资源开发面临巨大挑战。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长江污染问题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说,中国有关部门应该针对长江特点制定专门法律,加强统一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源头地区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源地,包括减少放牧数量能够阻止水土的流失,保护好水源地。中下游的话,肯定是控制常见的排污,长江的水质能有所改善。虽然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江河,但是它的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长江流域虽然有丰富的水力资源,但是在节水方面也还应该做出一些努力。”

水利部长胡四一表示,四大水问题中,一是“水多”,即洪水多,洪涝灾害频繁,仍是心腹大患;二是“水少”,水资源短缺,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三是“水脏”,水环境恶化未得到有效控制;四是“水浑”,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长江上游重庆市的居民蒋世华说,三峡大坝建成后,长江重庆段的水质有所提高,但沿江的水污染治理仍有很多漏洞。

“有些县级小地方,一些私人小工厂,私人企业的有些污水排到长江里面去了。”

“绿色江河”负责人杨欣表示,长江正面危机,森林覆盖率下降,植被遭受破坏,泥沙含量增加;枯水期不断提前;水质恶化,危及城市饮用水;固体废物污染严重,威胁水闸和电厂安全;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

“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它是中国主要的工业区,在农业方面,在使用化肥农药的时候应该受控制,并且尽可能的使用含磷量比较小的那种,使得对土壤的污染有所减轻。”

杨欣表示,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长江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但由于立法和监管滞后,水污染治理投入不足,长江水环境恶化并未得到根本好转。

“中国现在只是对污水的治理,排污的治理应该加强。但是由于中国在现行的体制是属于一次性的投入,前期投入有可能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联合可以出钱,还举行投资筹资。但是后期运转的过程中,一般是地方政府来进行投钱才会运转。但是往往经济环境条件状况比较差的地方,它这方面的资金可能得不到保障,这也使得相对比较偏远贫困落后的地方虽然建了污水处理厂,但是它的运转的效果并不是太好。”

扬欣强调,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还应该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应当建立绿色GDP考核机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等,将长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纳入政府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