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国经济的真正风险是“干烧”

 2011-04-16 12:48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4

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什么?不是过热,也不是过冷,而是“又热又冷”,是经济持续“干烧”。

此话怎讲?笔者的意思是,当前中国主要是虚拟经济和投资品等领域过热,而实体经济的运行其实已经比较艰难了;充裕的流动性在大宗商品、投资品和金融体系间泛滥,而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则要忍受贷款困难、成本增加的紧缩痛苦。笔者有一位烟台网友,其资产上千万元,她平时除了帮助父亲打理企业,就是炒股。半年前她不炒股了,改放高利贷,月利3%。据她说,放高利贷赚的钱,比炒股赚的钱高很多很多,炒股简直“不入流”。她赚了,但是借她钱的小企业该背上怎样的资金包袱呢?

虚拟经济钱太多,在体系外空转;而实体经济钱太少———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贷到生产急需的资金,不得不求助于民间的高利贷。这是当下中国经济的“两张皮”,怎么也合不到一块儿。这使宏观调控特别难办。

15日国家统计局就要公布3月份经济数据,CPI破5几乎没有悬念。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通胀压力骤然加大。温家宝总理日前在国务院会议上强调,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温家宝特别指出,要“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这是对金融管理部门的要求,我们倒愿意看做是对某些管理部门委婉的批评或提醒。

不客气地说,央行等部门在控制通胀时手段偏软。这种“约2个月加息1次,每次加0.25”的温柔调控节奏,看似充分考虑企业的承受力,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则错过了控制通胀的最佳时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给猛药,再慢慢调理”。对付狂奔的骆驼,不能一根根加稻草,而应该先压上两块大石头,再慢慢加稻草。否则,通胀治好之时,就是通缩开始之日,这才是真正的大起大落。

要解决这种“虚热实冷”的矛盾,一方面要通过控制货币投放,提高利率等手段,减缓热钱冲动的内在压力,去“虚热”;一方面要加快改革步伐,尽快打通民资流向民企的融资渠道,补“实冷”。知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认为,不顾现实对民间金融的打压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她说,中国合法的金融机构没有真正担负起中国草根市场的资金供给责任。而民间金融由于面临法律问题,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追求最高的收益,在民间利率中加入了风险成本,加剧了民间高利贷现象,从而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叶檀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总之,对付经济领域中的“虚热实冷”病症,需要政策上的“一紧一松”———宏观上、总量上、基础利率上从紧;但对中小企业、对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对民资流入民企的控制要放松。当然,一涉及改革的问题,就不是三两天能完成的,但至少我们应该明白症结和对策在哪里。否则,一刀切式的宏观调控很可能造成硬着陆,出现2008年中小企业大批倒闭的惨剧。这个教训我们要牢记。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经济导报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