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抗通胀 还有加息机会

进入本次货币紧缩周期以来,央行已经四次加息,共上调100个基点。

4月5日晚,中国央行宣布,4月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次加息在预期之中,终端产品与上游资产品价格节节攀升,国际油价屡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通胀预期恶化,加息是必然之举,也是必要之举。

此次加息还不算紧缩,央行的紧缩政策较为温和。

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央行的利率政策较为迟缓。今年1月19日,巴西央行将利率上调至11.25%,以抑制严峻的通胀形势。印度同样如此,从去年3月以来八次加息。其他新兴经济体大同小异,今年新兴经济体集体抗通胀这一主旋律不会改变,因此,早加比迟加更具主动性。

有观点认为,我国2月份CPI低于其他经济体,似乎加息的步伐不必太快,此论大谬不然。

加息已经如箭在弦,不得不发:一是央行票据发行利率已经达到3.19%,显示市场无处可去的资金过于充裕,流动性依然宽松;二是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到历史新高,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使银行支付紧缩成本,同时黑市的资金交易会越来越猖獗;三是3月份的CPI可能突破5%,通胀业已从终端产品到资源性产品形成自我达成的循环;四是外汇占款还有高位徘徊的势头,根据央行4月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2145.23亿元,环比下降57%。但1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达5016亿元,是自去年10月创下的30个月新高5190亿元后的第二新高。总体而言,外汇占款仍然处于高位;最后,日本地震等天灾继续推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

紧缩流动性只有两个办法:发行国债尤其是与CPI挂钩的国债;加息。通过资本市场吸纳货币的办法不可行,实质是把资金从居民的手中转到企业的手中,流动性依然。央行有必要加息、再加息,体现改变负利率的决心。

加息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如果以今年平均4.5%的CPI计算,仍有1.75%的空间,也就是说,即便央行的控制政策见效CPI下降,仍然存在4次以上的加息机会。不要担心加息会困扰企业的正常经营,事实上,目前企业尤其是很多民营企业基本上不可能贷到平价的资金。

应对国际局势,惟有国内紧缩货币、抑制通胀稳定民心。面对纷乱的全球金融形势,央行加息稳定内部,同时严控热钱、维持汇率平稳是重中之重,这也是当年德国汇改成功而日本失败的关键所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叶檀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