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调控请不要钻牛角尖(图)

按照新“国八条”的部署,3月31日将成为地方政府公布房价控制目标的截止日。但据统计,已经出台房价控制目标的城市,其目标大多为“涨幅参照GDP增速”,同时,尚有多个城市没有拿出房价控制目标。

经历了一轮又一轮“史上最严厉”地产调控政策后,房价依然只升不降。在各种招数都不见效果的局面下,中央政府只好不讲道理的要求各地出台“房价控制目标”——什么办法不重要,反正你得把房价控制住。

房价高涨的病根在哪里?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能回答得清楚。因为历年来,房价上涨背后的那个“罪魁祸首”总是在不断变化。

最开始,抬高房价的是黑心的房地产商人,他们捂盘惜售、制造房源短缺局面,并以不断提价的手段“逼迫”人们买房,为了赚取暴利而推高房价。随后,房价背后的推手又成了炒房团、江浙、山西等地的民间游资,甚至包括海外热钱,他们都在十几套、几十套的大批买房,囤积房源,并在推高房价后伺机出手牟取暴利。

再往后的一轮房价上涨推手成了“央企”,他们借助雄厚的资金实力,不惜投入重金争抢“地王”,在房子未盖成之前就让楼面地价涨过新房价格。而当人们知道“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时,推高房价的“幕后元凶”又成了地方政府。

除了这些不断变化的“涨价推手”之外,很多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也成为房价上涨的诱因。比如所谓的“刚性需求”和“丈母娘需求”,再比如经济学者们讨论的“货币超发”、“贫富差距”和“资产泡沫”。总之,房价不断上涨,解释房价上涨的逻辑也在不断变化。

上述原因,似乎都能对房价上涨做出解释,而政府也有针对性地开了一张又一张猛药方子,但为何高房价之病非但不见好转,反倒越发严重呢?要么是病根没找准,要么是方子没开对。而从每次调控政策的针对性而言,看似都在“对症下药”——如果方子看上去都是对的,问题却解决不了,那还是病根没找到。

无须讳言,从房价上涨的结果来看,历次房地产的调控政策都不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无非有两个,要么是房价本身不可调控,要么调控行为是错误的。而从历次的调控努力来看,政府似乎从来不认为房价不可调,那么,调控政策不成功的唯一原因,就是调控者自身出了问题。

回顾大多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很大一部分是让房地产市场的供应者强制出局。不论是要求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还是提高开发房地产的资金门槛,都在以减少房地产的供给者为目标,这种政策只能造成供应短缺,反而推升价格。

而最新的房地产限购政策虽然表面上限制了需求,但政策的着力点主要放在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房价,已远超普通老百姓的购买能力,限制或不限制,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已经不大。而如此限购,却很可能将购房的资金和热情推向二、三线城市,把中心城市的房价问题推向全国。

价格是最为重要的市场因素,它不是行政力量能轻易管住的。如果不找到问题的根本,以“宏观调控”之名行“计划经济”之实,简单、粗暴地强行干预价格,这本身就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错误举动。而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强求一个好的结果,就更加显得荒谬。

真理越辩越明,我们也许不知道房价的真理是什么,但在一轮轮“调控-涨价-再调控-再涨价”的循环中,我们也渐渐看清了一个道理:房价是调控不下来的。或许,大多数人也已经接受了高房价的现实,或“逃离北上广”、或继续租房、或放弃住大房子的梦想。总之,老百姓早在政府之前,做出了面对现实的选择。

不知道地方政府承诺了房价控制目标后,如何去实现它,但这样的做法,对房价顽疾而言是换汤不换药——病根依然没找到,药方却由“过程控制”变成了“结果控制”。可是,如果政府真的能控制房价,为何房价还会越调越高呢?

面对房价的节节攀升,我们也不知道正确的解决之道是什么,但我们相信这个解决方案是存在的,只要让全社会充分、开放地讨论,就一定找得到。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之前,至少应该先停下来——如果一贯的做法被证明已经无效,什么都不做,总会好过沿着错误的路走到黑。

一个不愿认错、甚至喜欢在错误方向上钻牛角尖的人,很难找到正确的办法。也许从当事人的角度看,正确的办法出不来,就不能证明过去是错误的,但正确还是错误,不是用“办法”证明,而是让“结果”说话。一轮轮的调控带来一轮轮同样的结果,如果执意要按老办法走下去,结局只会是更失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