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民众关注
在中国,近来市场上继镉超标大米后,又发现含有化学成分“瘦肉精”的猪肉,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民众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日前开会,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
官方新华社报道,这是中国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组织开展对这一法律的执法检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批示说,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开展对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主要目的是督促各级政府进一步落实好《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特别是要针对2009年执法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了解有关情况,改进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让人民群众满意和放心。
南京市民王建清对本台记者说,他对中央政府能不能切实执行《食品安全法》没有信心。因为自三鹿毒奶粉事件后,中国食品安全事故一直不断,如“圣元奶粉疑致性早熟”、“一滴香”假香油、含镉大米,以及“瘦肉精”猪肉等食品安全事件。作为孩子的家长,他至今对三鹿毒奶粉事件心有余悸。
“我们是吃进口奶粉,对国内的奶粉不怎么放心。因为出现例子太多了,实际上是公信力的问题。国家本身的信誉差一些。政府管理层有些问题。”
南京市民王建清说,去年秋天,南京还出现了“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症”,导致当地多人中毒。事件发生后,由于当地卫生部门及时通报,才避免造成更多的伤害。但这一事件也暴露了中国食品安全的很多漏洞,因为中国食品业绝大多数是小企业、小作坊经营。市场上无证照小作坊、小摊贩和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食品种植养殖环节主要靠农民散户生产,食品安全监管根本得不到落实。
“功利心比较多。主要是对买方、卖方的信誉问题。我们往往相对来讲去超市好一点。但也不能打保票。一般小贩子菜场上的的东西不怎么敢买。”
北京公共卫生网站“益仁平”负责人陆军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是现有中国食品业追求利润无视消费者健康的生产方式的反映,这一事件给公共健康造成了巨大损害,但中国政府对这一事件的处理,以及对受害者的态度让人非常失望。
“如果从法律上来解读的话,很多问题它的症结都在于违法的人受到的惩罚太低,而维权的人付出的成本太高。就食品安全的事情来讲,使那些制造虚假、有毒、有害食品的人,出售这些食品的人,他们受到惩罚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比如说三鹿奶粉,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害了那么多的人,但最后受审的人就是公司高管非常少,反而抓了些奶农做替罪羊。而且这个企业包括这个行业并没有为受害者做足够的赔偿。也没有受到国家足够的惩罚。”
在北京的陆军认为,中国食品监管部门应该强化源头管控,落实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各环节都进行严格的安全管控。
“其中的问题之一就是维权的成本太高。维权的风险也高。现在可以看到很多食品安全的案例中间受害人去维权非常困难。受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甚至最后还给自己带来风险。如果政府要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要从效果上予以改变。这是管理的原因,我觉得政府应该拿出办法来。最终使这些违法者,他们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维权者所受到的伤害,应该得到充分的弥补。”
陆军建议,中国各级政府采取切实措施,调整食品产业结构,加快食品企业的技术改造,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落实食品安全企业主体责任,使受害的消费者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