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酿祸 北极首个臭氧空洞恐形成(图)


臭氧层出现破洞反而保护了南极,真是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图/翻摄自网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导,今年冬天罕见低温天气产生的“美丽”云团,剥去了北极大气层里具有保护作用的大部分臭氧层,可能北极第一个臭氧洞已经形成。专家说,臭氧浓度较低的地区可能向南最远已经延伸到纽约上空,人类罹患皮肤癌风险或将提升。

同温层里的臭氧层,笼罩在距离地面大约20公里的上空,阻止太阳释放的大部分高频紫外线到达地面,大大降低晒斑和皮肤癌风险。研究人员表示,北极高空持续结冰的天气,可能已经使臭氧浓度比标准浓度降低了近一半,而且这种趋势还会继续下去。

研究人员出,北极30个臭氧监测站获得的初始数据显示,今年冬季臭氧浓度下降的情况比以往更严重,在春天来临之前,第一个北极臭氧洞也许已经形成,这种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可能将被载入史册。其他专家对此表示同意,但是还不清楚北极的臭氧洞会增长多大,因为现在臭氧层变得越来越薄。要确认这些猜测是否属实,还需进行电脑模拟和卫星测量。

臭氧洞是臭氧层里季节性出现的空洞区域,例如著名的南极臭氧洞。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意识到氯氟烃(CFCs)和其他化学物质对大气臭氧层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这些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发胶和制冷剂等物品里。1987年签署的《蒙特娄议定书》要求全球逐步淘汰氯氟烃,并用不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取而代之。然而,氯氟烃一旦进入大气,会在那里停留几十年,南极臭氧洞现在仍然存在,不过未来几十年有望变小一些。

氯氟烃进入上层大气后会分解成氯原子,被阳光激活后会破坏臭氧分子。低温天气可通过极地同温层里的美丽云团加速这一过程,一旦同温层的气温下降到至少摄氏零下78度时,这种“美丽”但是至今不为人知的云状结构就会出现。这些云团为不活跃的氯的副产品提供了蓄水库。这些副产品在云团表面彼此发生反应,释放出有攻击性的氯原子破坏臭氧分子。迪尔梅斯说,一旦气温回升,这一过程就会停止,这些所谓的北极涡旋也会随之散去。

北极涡旋的面积大约是15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0个德国的面积,它是冬季在北极上空盘旋的一个冷气团,寒流的出现并非巧合,而北极冬季变得更加寒冷,这是一种持续的长期趋势,全球变暖可能会加剧这一趋势。因为温室气体把热量禁锢在大气较低处,较高处的温度就会变得更低。

研究人员表示,紫外辐射增加会影响北极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更多阳光照射会导致特定海洋藻类的生长速度变慢,使较大生物体的食物来源匮乏,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更令人不安的是,消耗臭氧的空气借助北极涡旋,会向南部人口密集区扩散。

臭氧浓度低的空气经常被自然大气扰动向南带到北纬40°到45°的地方。臭氧浓度低的气团向南甚至延伸到欧洲城市义大利北部地区,或者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专家表示,迅速移动的涡旋可能会持续到4月,此时天气已经转暖,人们在室外呆的时间会更长,外出时必须随时涂抹防晒保养品。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涡旋在不断移动,一些地区出现的臭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团仅会持续数天。今年冬天臭氧浓度下降并不意味着《蒙特娄议定书》没有未起作用,因为氯氟烃会在大气层里停留很长时间。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