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灾民处变不惊的根源何在?(图)
2011年3月19日,67岁的Yuji Kanno在日本陆前高田市清理被地震和海啸摧毁的自家房屋。REUTERS
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难近期连袭日本,数以千计的人丧生,1万多名失踪者也凶多吉少。但连日来,全世界都见证了灾难幸存者令人不可思议的坚韧不拔。
许多幸存者是居住在乡村的老年人,他们忍受着家园毁坏、亲人失丧和严寒刺骨的痛苦,仍坚强地活着。其中一位是85岁的老妪Sakiko Kono,她目前在岩手县陆前高田市的一个避难中心栖身。
Kono在海啸中失去了一名兄弟。她说,自己原来独居在海边的家中;海啸发生後,她拼命从家中跑了出来,保住一条性命。
“每个人的日子都很难过,所以我只能坚持,”她说。
即便对已经习惯“极强责任感”民族标签的日本人来说,灾民们这次表现出的勇敢顽强也不禁让他们反思,日本民族性格究竟是怎样的。
但这种坚韧不拔与其说是与武士道精神、遵守秩序和极端礼貌的名声有关,不如说是源自一个更简单的事实。
这场灾难让日本重新与自己的农业根基相连,该根基与高科技现代日本的面貌大相径庭。
确实,我们在发生此次灾难的日本东北部看到的这种堪称“宿命主义”的坚韧不拔,应该追溯到作为日本民族根基和源头的农夫和渔民,而不是武士和商人。
“农业社区的核心特点就是人们意识到,不管你怎样辛苦劳作,一场天气突变就能让你倾家荡产,”作家Kundo Koyama说。“这是一种‘无助者’的文化。”
**抗拒外援**
Koyama是2008年奥斯卡得奖影片《入殓师》的编剧,电影故事就发生在本次大地震的受灾地之一山形县。他相信,正是上述农业文化根基塑造了灾民们守望相助的应对灾难方式。
“他们的本能就是存贮资源、相互帮助、自给自足从而生存下去,”他说。
即使在背井离乡的情况下,日本人也更倾向于向“内部”寻求力量,甚至会对外界伸出的援手感到羞愧。
住在伦敦、孩子们在英国学校受教育的日本人Tomoko Hirai说:“我们尽管十分礼貌,但很抗拒接受外来援助。”
“不管是这一次,还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我国政府都是如此表现的。”阪神大地震导致6,000多人死亡。
53岁的志愿消防员Takao Sato在获悉一名亲人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均已失踪後,并没有考虑停下工作去寻找他们。他作为副手接过了消防队长的角色,继续搜救工作。
“我对社区有责任,”他说。
日本北方人素以低调坚忍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的态度而闻名,本次灾难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岩手县山田町47岁的汽车商人Sakari Minato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想对别人说不好的话或责怪他们。”他的房子被海啸冲毁,全家现住在亲戚那里。
“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他说。
63岁的老歌手Masao Sen是陆前高田市人,他这次回到家乡,来到当地避难中心为乡亲们加油鼓气。
“日本不会陷入恐慌,不会陷入混乱,”他说。“其他国家可能会发生趁火打劫,但这里的人民素质就是如此之高。”
- 关键字搜索:
-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