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后国民有序抗灾给中国的警示

在 “311大地震”之后,日本国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冷静和有序,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中国即使在经济上得到了高度发展,国民还是很难在精神上达到高尚的境界。

中国官方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主办的《国际先驱导报》星期二发表一篇题为“日本地震的警示:国民有序抗灾贵在教育”的署名文章,文章称,在日本里氏9.0级特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及核泄漏等灾难面前,日本国民的表现堪称“模范生”,世界为他们的有序和冷静感到惊讶。中国的一些网络论坛上也贴出不少震后日本国民表现的照片,比如有序排队,礼貌谦让,尊老爱幼,尊重遇难者遗体等等。

旅美作家张朗朗告诉本台记者,从文化层面来分析,日本人表现出来的教养和他们的和服、剑道一样,都贯穿着从中国唐朝的汉文化中流传下来的儒家精神。

“尤其是他们在明治维新以后,在西化的过程中, 他们没有把东方的精神瑰宝放弃。与其说他们是一种特殊的东西,不是,他们只是把中国古代的这种狭义精神和儒家的传统甚至于也有老庄的思想,这里面凝成了一种形而上的,要有高尚情操,把这个发展到了极致。”

张朗朗说,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这10年,国人的道德底线和起码的社会责任感被破坏殆尽。文革之后,中国虽然进行了经济大改革,但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奉行的还是充满血腥、尔虞我诈的“丛林规则”。张朗朗表示,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即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人民都可以丰衣足食,国民还是很难在精神上达到高尚的境界。

“因为它所有的道德思想都得是大家在同一个精神平台才能谈。一部分人有绝对的权力,另外一部分人吃饱了、喝足了,没有任何权力的时候,他怎么会去讲道德?他得想我怎么取而代之,变成一个官?所以要谈公德,它必须在公民社会,大家在同一个平面上才能谈。”

《国际先驱导报》援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提交的一份评估报告说,日本大地震持续了三分钟,许多大楼剧烈摇晃却没有倒塌。这表明今后预防地震努力的方向之一是建造具有抗强震性能的建筑。

北京学者、“零八宪章”签署人之一阿丁认为,根据中国政府的一贯表现,他不相信有关当局会把资金切实落实在建造抗强震性能强的建筑上。

“很难要求他们很主动地把防震技术加强。人家能不能把这笔钱用在像学校、医院、包括百姓的民居身上?很难。像地震局每年的花费,据我所知是20几个亿。那么地震局20几个亿这个钱首先就不透明,他们到底用这20几个亿做了什么具体的防震?没有。”

报道称,此次大地震中,日本政府以及媒体的总体表现受到外界舆论的肯定,而菅直人政府的一些信息发布不全面的做法也遭到了舆论的监督批评。阿丁对此表示,如果说菅直人政府发布的信息还不够全面,那中国政府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表现就更让人失望了。阿丁说,中国民众对中国的政府和媒体已经普遍不信任,才会导致最近的“抢盐”风潮。他认为通过日本的这次大地震,中国政府最应该向日本学习的是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新闻管制存在的话,民众有一些信息是不能被他们所获取的。那么他们面临灾难的时候势必会出现一些恐慌,包括一些谣言的流传都是信息管制的原因。”

据报道,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后,中国网络盛传“吃碘盐能防核辐射”以及“日后食盐供给将受影响”,自3月16日起,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抢购食盐现象。而几天之后,发现上当的民众又开始了大规模的“退盐”风潮。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