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超市虾丸无虾 蟹肉棒无蟹 均仿生品

【看中国讯】目前,海鲜丸暂无国家标准。仿生食品是用人工原料制作成类似天然食品口味的新型食品。3月6日,西安一位张先生质疑在超市买的虾丸、蟹肉棒成分和名称不符,据售货员讲这类海鲜丸都是仿生食品,“啥是仿生食品?能吃吗?”经调查发现,超市里的虾丸无虾,蟹肉棒无蟹,均为仿生品。

蟹肉棒到底是啥做的?

西安晚报7日报导,张先生以前喜欢买超市里的海鲜丸,不放心散装丸子的质量,就专门买袋装的。但是,这些虾丸、蟹肉棒有时却吃不出虾味和蟹味道,更像是淀粉丸子。

据了解,散装海鲜丸售价都在500克11~13元左右,有的超市不分种类价格统一。这个价格和真正的海鲜比起来,那是便宜得多了。据悉,海滨城市最不好的螃蟹每500克的批发价在30元左右。这样对比下来,蟹肉棒批发价应该只有螃蟹批发价的30%。

蟹肉棒多是仿生食品

报导说,在南门华润万家,西门好又多、人人乐三家大超市和小南门附近的两家小超市。发现速冻海鲜丸成分与名称不符是一个普遍现象。蟹肉棒成分基本是:鱼糜(糊状鱼肉)、水、大豆蛋白、淀粉、食品添加剂。个别的成分中还有鸡肉和猪肉,螃蟹是根本没有出现在配料表上。虾丸配料是:鱼糜、淀粉、水、白砂糖等,还有的含有虾粉,但是均不含虾肉。

一位超市的服务员表示:“十来块钱咋可能吃到真正的蟹丸、虾丸?能吃到味道就不错了。这些都是仿生食品,所以价格比较便宜!”

海鲜丸暂无国家标准

明明是鱼肉、淀粉做的,包装上写着龙虾丸、蟹肉棒……消费者张先生认为:“这样给商品起名,有点忽悠人!”

消费者购买袋装海鲜丸习惯于只看商品名称,对于散装海鲜丸,一般直接放在冰柜里,虽然大超市在冰柜外贴了每种海鲜丸的“散装食品管理卡”,但也鲜有消费者查看。而且管理卡上只标注两三种成分,其它就以“等”略去。

市质监局说,目前速冻海鲜丸没有国家标准,加工中,配料、成分是按各企业自己的标准执行。

仿生食品营养价值有限

仿生食品是一种新型食品,就是用人工原料制作成类似天然食品口味的新型食品。它从外形和口味上模仿天然海洋食品。加工成食品价格低廉,外形、口味很像。

“但是,仿生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无法和原生海洋食品相比的,可以说差得很远。”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的教授仇学农说。因此,提醒消费者认清,虾丸、蟹肉棒、龙虾丸等海鲜丸只是口味类似,并不是真正的那种海鲜。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