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中国汽车为何在美遇冷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8日文章 原题:中国的汽车在哪儿?(作者肯·贝尔森)

从纺织品到玩具,中国的商品已经涌入美国多年,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尚未在美国的汽车市场取得进展。

在至少五六年的时间里,华晨、吉利、长城以及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参与过底特律和洛杉矶车展,它们通常还会在车展上宣布将于不远的未来销售汽车的计划。但其汽车从未真正出现在经销商的展厅里。

比亚迪F3DM汽车可能将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特例。比亚迪称,其中国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将在2012年春进入美国。即使这被证明是真的,行业分析人士称,这在愈加拥挤的替代动力车市场上可能也仅仅只占极其微小的一部分。

然而,仅仅让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对中国制造商来说就意味着一种飞跃了。

分析人士称,这是因为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为进入竞争异常激烈的美国市场努力之前就许下了雄心壮志。得益于低成本融资以及兴旺的国内需求的带动,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国内一直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这赋予了它们开始在美国销售汽车的信心,但却没能给它们这么做的能力。

埃德蒙兹汽车专业网站的高级分析师比尔·维什尼奇说:“这不是电脑或手机,只要你一家‘大盒子店’即可。你需要代理经销商,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及资源投资。它们把这些想得太简单了。”

显然,过去几年并不是引进汽车的好时机。在房地产市场下跌,总体经济随之下滑时,消费者花钱保守。美国的汽车销量在2005—2009年间下滑40%,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也受到油价下降的影响。

中国制造商可以通过销售更多更先进的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汽车进军市场。但据杰迪保尔公司称,混合及电动汽车仅占全球销量的2.2%。

杰迪保尔公司追踪混合及电动汽车的迈克·奥莫托索称:“因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及其行驶里程和电池十分谨慎,他们甚至更可能选择通用和日产等已被认可的企业。”

奥莫托索称,中国企业可能会收购其竞争者并利用其经销商进入美国。最有可能选择这一战略的是去年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即便如此,吉利也将在营销方面投资数百万美元,并希望美国消费者愿意冒险尝试新品牌。

奥莫托索称:“中国汽车制造商的问题在于,它们在还不会走的时候就已经想跑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