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报》报道内地校园腐败现象

香港《明报》报道,中国一些小学存在校园腐败现象:一些学生为了当选班官贿赂同学。评论界人士表示,加强对年轻人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明报》上述报道来自中国内地传媒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称,“社会中带有功利色彩的竞争方式已悄然进入校园,有不少小学生为了当选‘班官’,居然‘贿选’收买同学。 ”

《明报》在“班官”和“贿选”上面加引号,也许是表示,小学生的班长、或者学习委员,有别于政府的官员,而小学生为了当班干部耍点小聪明,给同学塞点钱,也许算不上刑法意义上的贿赂。但是美国约克学院教授周泽浩却表示,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的未来,对于小学生为了当干部而贿赂收买同学的行为,要严肃对待。他说,事情出在孩子身上,责任却在大人:

“看上去好像是小学生但其实问题非常严重。我们说儿童就是我们国家的明天,小孩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们的民族就是一个很大的危机。昨天美国副总统Joe Biden在Louisville大学说:‘谁教育做的好,谁就有竞争力’。教育借用共产党的话就是德、智、体。我们现在的德育在毛泽东时代就很糟糕。小孩的贿赂后面一定有父母的作用在里面,有父母的默许或支持。大人在家里平时对小孩的耳濡目染和宣传,孩子听多了以后,他们就知道贿赂不是耻辱的事情。”

周教授表示,中国社会和学校的道德教育很薄弱:

“我看教育系统里面的道德教育没有。我在美国这个社会呆了20几年,第一它有一个宗教教育。 有很多人,大概有70%、80%的人都去教堂。如果有70%到教堂的话,教会里有很多的教育,对诚实、行为准则都是有所规劝。”

周教授回顾了近代中国社会道德教育走过的弯路。他说,传统中国社会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毛泽东时代用所谓雷锋精神来教育民众;文化大革命冲垮了文革前的道德教育系统;改革开放以来,对于道德教育的关注则越来越少,赚钱对许多人来说成了“唯此为大”之事。周教授希望人们为提高民族道德素质大声疾呼,国家领导人要把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放在高于建航空母舰的位置之上。

中山大学教授梁必骐说,在他所了解的小学校里,还没有听说小学生为了当班干部搞贿赂的现象。但是靠不正当手段争当干部的情况在大学学生中“有所发现”。

香港《明报》批评中国小学班干部比例过高,某小学63名学生的一个班就有32名班干部,这会对占全班半数还多、但没有当上干部的同学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原文有删节。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