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愈压愈涨 97%大中城市楼价上升

大陆国务院一年多来连续出招调控楼市,楼价却愈压愈涨。大陆国家统计局2月18日首度公布以新方法统计的结果显示,今年1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普遍上涨,70个大中城市68个城市新盘按年比价格都是上涨,占97%。

数据还显示,不仅房价涨势没有得到有效抑制,而且房价上涨的势态正在从局部向全国蔓延,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经超过一线城市,其中10个二、三线城市涨幅超过10%,最高的是湖南岳阳,楼价同比升幅22%。

在公布的全国70大中城市中,1月有6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较上月上升,其中深圳、桂林、洛阳3市升幅逾2%,下跌的仅有重庆、泸州、南充等3 市。新建商品住宅按年比上升的有68个城市,升幅最高的是湖南岳阳和海南省的海口、三亚3市,分别达到22%、21.6%和19.1%。一线城市中北京按年比升幅最大,为9.1%,深圳3.1%、上海1.8%;下跌的仅有四川南充和福建泉州。

二手住宅价格方面,70个城市中按月比下跌的仅有重庆、泸州和秦皇岛,其馀67个市均上涨;按年比65个城市上升,增幅以浙江温州最高,为18.5%,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上升1.3%至2.9%;南京、海口等5市则微降。

房地产专家表示,1月的数据说明全国楼价上涨趋势没有改变,房地产调控远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标。

从2010年以来,中央先后推出4次打压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其手段一次比一次严厉,但楼价却一路上升。

香港《明报》报道,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房地产研究专家周景彤分析,从数据来看,全国房价上升趋势没有改变,楼价上涨的范围已由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向二线城市、中西部城市扩散。后者的涨幅远大于前者,说明楼价调控远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标。

本周北京刚颁发被称为“京版国八条”的调控楼市价格的政策,被许多人认为主要限制了非北京户口人士的购房,因此在收效不会很大的同时,还可能对租房和其它经济领域产生副作用。

新法统计被疑拉低数据

统计局发布1月份70大中城市楼价情,是统计局实施新的《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后的首份数据。新方案不再发布70个大中城市房价升幅平均数,而是分列出70城市的新建住宅(包括保障房)、新建商用住宅和二手住宅3类价格指数;数据采集方式由发展商提供的样本数据改为采用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网上登记签约数据。

以新方法统计的1月楼价数据,虽然绝大部分城市楼价仍在上涨,但不少网民认为上涨幅度不及真实情高,统计方法变更,环比(与上月比较)数字也无意义,“有国家统计局这个数据加工中心任何经济目标都能实现”。

国家统计局早前以新方法计算出低于预期的CPI数据,已引起外界质疑。《华尔街日报》指出,这次楼价统计数据的调整,会使企业管理人士和投资者判断中国全国房地产趋势的难度加大。

有网民指出,“二手房网签数据怎么算单价?报到房产局的都是中介随便说的低价数据,有几个真实的成交价格呢?打架的数据出来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可能心理安慰大于实际作用。”有网民指出,“西安《房周刊》说2010年12月的楼价同比上涨了29.3%,怎么过了一个月同比就降到了6%左右,谁相信呢?”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