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三聚氰胺 皮鞋废料变身新毒奶

毒奶禁不绝,民间与官方大斗法。农业部近日发现,继三聚氰胺后,有不法商人以皮革水解蛋白、碱类物质等生产大批有毒奶粉。当局决定部署新一年度的检查时,将特别针对这三种物质进行检测。

21世纪经济报导消息指出,皮革水解蛋白是将皮革废料的动物毛发等物质水解后,产生出来的粉状物,当中含较高蛋白质,是不法商人造假的新物质。厂家透过收购皮鞋厂、皮革厂的废料,经粉碎、化学处理,然后生产蛋白粉。

据报导,专家指出,制革边角废料中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自然就被带入产品中,被人体吸收。这些物质在体内无法分解,还会慢慢积累,可导致中毒,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报导称,农业部12日下达要求,对全部鲜牛奶样本都要检测是否含有三聚氰胺,再抽30%的样本检测皮革水解蛋白和碱类物质,此外还要检查铅和黄曲霉素,一旦发生不合格产品要立即上报并追溯源头。不过北京食品检验专家王晓峰表示,皮革水解蛋白粉的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更大,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蛋白质。

不法商人往往在奶中搀水,但因为太稀、蛋白质不足而不能通过营养检测标准,所以要加入冒充蛋白质的添加剂。新民周刊曾引述业内人士说,每吨水解蛋白价格为 1000元,按正规生产方法,1吨奶粉的成本算上鲜奶、人工、水电等等至少2万元,但是若搀入水解蛋白,每吨的成本不过4000至5000元,奸商正是在暴利诱惑下“投毒”。

据报导,最早于2005年揭发山东不法商人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引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2009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当场起出三包20公斤装的白色皮革水解蛋白粉末,以及1300箱受污染的牛奶产品,少数流入市面被回收,山东、山西、河北也发现同类产品。

都市快报报导,但是今年2月,又有人匿名向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食品司检举晨园乳业在奶粉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以提高蛋白质含量。

金华市质监局配合浙江省质监局进行调查,发现晨园乳业生产的八个批次含乳饮料成品、半成品中,有三批次成品、二批次半成品含有皮革水解蛋白成分。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