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典示范:埃及冲突只是个传说

【看中国记者欧阳光编译报道】据路透社2月2日(周三)北京报道,北京严控的官方媒体对席卷埃及的抗议普遍都不发表评论,担心发生在这个阿拉伯国家政治改革的呼声会波及中国。

北京官方媒体将埃及发生的冲突作为非重要新闻处理,几乎不发表任何埃及大规模抗议场面或坦克上街的图片,而把报道焦点放在政府如何努力营救被困在埃及的中国公民身上。

因挑战当局新闻审核而被封杀的前新闻记者李大同表示:“这对(北京)政府而言是个相当敏感的事件,这让人们想起了1989”,即1989年北京政权在天安门广场上及附近地带血腥镇压民主抗议的事件。

“他们当然希望能限制报道,尤其是那些显示(埃及)军队与示威者和平共处、军队没有朝示威群众开枪的图片,这对他们来说尤为敏感。”

中国的微博网站终止了对“埃及”的搜索服务,但还是有一些读者评论及显示埃及抗议及坦克上街的图片成功地冒了冒泡。这些图片勾起了人们对1989年北京民主运动的反响。

在baidu.com的一个博客上有一个帖子写道:“这才是真正的人民军队”,“埃及部队没有朝自己的父亲或是兄弟们开枪”。

在新浪的一个微博上出现了一个帖子:“越来越腐败、物价飞涨、楼价飞涨,我想还有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但这是哪个国家呢?”

周三,中国的报纸及官方网站登载的图片基本上都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发表电视讲话,或是中国旅客微笑着(从埃及)返回中国。

针对外国读者的新华社英文网报道则点明:一些埃及人呼吁要远离暴力。

不象美国CNN和英国BBC这些大的外国传媒对埃及冲突进行了地毯式报道,中国央视则形成鲜明对比,它几乎不提埃及的不安局势,而是集中报道人们欢庆中国传统新年。

中国的反应也反映出其不愿批评其他发展中国家政府的传统。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洪磊(Hong Lei音译)周二重申:中国视埃及为朋友,希望埃及“尽快恢复社会稳定与正常秩序”。

在中国的报纸中,几乎只有“环球时报”一家对埃及事件作了评论。环球时报是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旗下的一份报纸。 

环球时报周日在一篇社论文章中警告说:在突尼斯及埃及发生的“颜色革命”不会给两国带来西方所希望的民主。该文章称,“对突尼斯和埃及而言,民主还很遥远。民主成功要有坚实的经济、教育和社会基础”。

点击看原文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