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身体出现九处肿块不可忽视(图)
不经意间突然发现自己身上多了个肿块,你会忽视抑或你是感到万分恐慌?身上长肿块的事情时常会发生,大多数肿块都是对身体无害的,不必过于担心。以下提醒您,如果身上九个地方肿块,千万不可忽视。
1.脖子上的肿块
多由皮脂腺囊肿 引起,通常不会致癌。但也可能是白血病或霍奇金氏淋巴瘤的先兆,特点是常位于脖子的一侧,质地坚硬。喉结附近的肿块如果持续增大,三周还不消退,应及时去甲状腺专科门诊就医。
相关:大脖子病与“碘”恐慌
缺碘会得“大脖子病”,这个中国古书早有记载。《庄子》中就有关于“瘿病”的记载,这种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特征;晋代的葛洪在《肘后方》中也有用海藻浸酒 治“瘿病”的记载。1920年代,一位医生在医学杂志上报告了自己利用每日9毫克碘剂治好少女甲状腺肿大的病例,人们开始用碘治病。
最初,为了补碘,人们需要每日服用药剂师开出的药方——通常是稀释的卢戈氏碘液。但这种方式,相当于要求正常人要每天服药,非常不便,有人便想到了把碘以一定比例加入食盐,公众便可以从饮食中摄取碘了。1920年代,碘盐在美国就已得到了很好的普及,当时的一位医生评论认为,“部分原因是宣传工作做得好,才保证了碘盐的普及。”
1960年代前,各国的碘缺乏防治工作基本上是各自分别进行,直到1980年代,医学界证实了碘缺乏不仅会引起甲状腺肿和儿童呆小症,还有最主要的危害是造成不同程度的儿童脑发育障碍。有研究证实碘缺乏可使人群平均智商降低13.6——这就涉及到一个事关人口素质的严重问题了。1983年,学术界提出“碘缺乏病 ”代替过去“地方性甲状腺肿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成立了上文提到的“国际碘缺乏病理事会”,以推进“普遍食盐碘化”。
1994年下半年,中国的全民食盐加碘开始在各地陆续普及,在当时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中曾明文规定:两部分人群——高碘地区人群和因治疗疾病(特别是甲状腺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人群不食用碘盐,这部分人群可到盐业部门专设的商店购买不加碘的食盐。
2.腿上的肿块
如果腿上的肿块伴有流血、疼痛、发痒或是长时间不愈合,很可能是皮肤癌(鳞状细胞癌)的先兆。
此外,如果是水肿则应考虑三种可能性。
腿肿,或称下肢水肿,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导致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包括:
当出现下肢水肿,特别是一侧下肢突然肿胀时,应考虑是否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致。静脉是血液回流的通道,血栓形成后,血栓堵住了通道,血液不能回流,只能囤积于下肢,导致下肢肿胀。同时,血栓在静脉内还会导致静脉炎,加重患肢胀痛。
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后,会进入肺部来完成氧气的交换。按摩、挤压下肢,容易使血栓脱落,随血流流经心脏,最后“卡”在肺动脉里面,导致肺动脉的血流受阻,进而引发咳嗽、胸闷等症状,甚至窒息死亡,即医学上所说的“
超声确诊后立即卧床
要区分腿肿是否为血栓所致,只需做一次下肢静脉血管的超声多普勒检查即可。当确诊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患者应立即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注意不要按摩患肢,并接受针对性治疗。一旦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时,应警惕是否已经发生肺栓塞。
3.手臂下的肿块
肿块质地柔软,有弹性,一碰就疼,饮酒后痛感更强,这可能是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在比较表浅的特殊部位才可触及。如颌下、颈部、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最易摸到。女性患乳腺癌时在乳房周围及腋窝可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正确的触摸方法是:将食指及中指并拢,在上述部位上下左右触摸,若感觉到皮下有圆的、椭圆的、或条索状,有鸡蛋大小甚至更大的淋巴结节时,应立即去正规的医院请医生诊断。
4.乳房肿块
90%乳房肿块为良性,但要注意,如果乳房的形状、大小、手感发生变化,乳头或乳房周围的皮肤出现了皱褶、凹陷、颜色变红、溢乳,或是单侧乳房感到疼痛或不适,要及时就医。
当你摸到肿块时,怎么判断未来会不会变癌症?
糟了!摸到乳房有肿块,而且还会痛,会不会是乳癌 ?
这是许多女性的困扰和担忧,也是她们最常向乳症专家抱怨的问题。
先别慌,八、九成的肿块都属良性,90%乳房的疼痛也与癌症无关,乳房外科主任陈训彻表示,女性随着年龄增加,乳房结构也会随之变化,因而出现不同的良性问题。
年轻的女性因为荷尔蒙分泌旺盛,产生的症状较明显,让人误以为良性疾病只发生在年轻女性身上,台北马偕医院一般外科主治医师 张源清也解释。
双峰的问题繁杂,无论是坊间广告或是网络信息,都流传一些可能影响乳房健康的因素,但乳症专家都强调,会产生良性疾病与家族遗传、乳房大小,或者是胸罩上的钢丝都无关。
最常见的良性问题包括疼痛、肿块,以及乳头有分泌物。
虽然大部份良性疾病与癌症关连不大,也不会威胁生命,但仍有些会干扰患者生活或者乳房美观,还会干扰乳癌的诊断,甚至有极罕见的病例与癌症有关。
怎么办?要拿捏不过度焦虑,也不掉以轻心的分寸,唯有好好认识这些有点烦又不太烦的问题。究竟良性问题有多普遍?美国癌症学会有一个统计数字显示,如果把每个妇女的乳房组织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10个女人当中,有9个有良性的乳房改变。
乳房像一对倒扣的杯子,杯内主要由腺体和支持性的组织搭盖而成。
每一侧乳房内有15~20个乳管系统,其中包含分泌乳汁的乳小叶,还有输送乳汁到乳头的乳管。
撑起双峰的钢筋水泥则是充满在腺体与腺体间的脂肪组织 和纤维结缔组织 。
这些组织中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能产生生理的变化和病变。
5.口腔里的“肿块”
如果口腔出现白斑,用任何方法也无法消除,特别是白斑的中央出现了红色,或是红斑的中央变白,可能就是口腔癌的先兆。
口腔白斑的发生与喜吃烫、辣食物等饮食习惯有关。白斑是一种口腔癌癌前病变,一般好发于40岁以上者。白斑转化为癌,主要与局部是否继续受到物理化学刺激有关。因为口腔粘膜白斑的早期症状如口腔粘膜粗糙等并不明显,患者往往对此不重视,不能及时发觉和主动就医,导致口腔癌的发生率升高。因此,喜烫、辣食物者应经常注意自己口腔有无白色的无法祛除的粗糙斑块,若粘膜有粗糙或有异物感或味觉有改变应尽早求医。如有白斑,要经常注意白斑的变化,如白斑周围出现红斑、斑块变硬,甚至有出血、溃疡等现象要特别警惕。早期口腔癌的表现可分白色病变、红色病变、溃疡、硬结及牙周病变等。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常在白斑的基础上发生。如果在白斑上出现一块红色的糜烂区、硬结或溃疡,可能已经是口腔癌了。
6.手腕上的肿块
最常见的是
手腕部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在腕关节掌侧的腱鞘囊肿,有时需与桡动脉瘤相鉴别,在切除该处囊肿时要保护好桡动脉、头静脉和桡神经浅支。腕管内的屈指肌腱鞘亦可发生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少数腱鞘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临床上B超即可诊断。
7.腹股沟的肿块
霍奇金氏淋巴瘤可导致腹股沟的皮肤下出现无痛肿块,症状还包括夜间盗汗、发烧、疲劳、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皮肤发痒和出疹子。
霍奇金淋巴瘤与其他恶性淋巴瘤不同,具有以下特点:
1)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临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原发于淋巴结外的霍奇金淋巴瘤少见。
2)瘤组织成分多种多样,含有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即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瘤组织中常有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8.肛门肿块
痔疮最多见,但有时可能由肠癌引起。如果伴有便秘、腹泻、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昏睡、阵发性眩晕和肠道排空感异常等症状,一定要去看肛肠科医生。
患上痔疮做什么检查确诊是哪一类型痔疮?
1.肛门视诊 用两手拇指轻轻分开病人的臀部,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
2.直肠指诊 又称肛指检查。检查者右手戴上手套或右食指戴上指套,涂润滑油,用右手食指前端放在肛门口,待病人适应后再轻轻插入肛门口,先试验肛门括约肌的松紧度,然后对肛管直肠四周依次进行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
3.肛镜检查 肛镜涂润滑油,缓慢插入肛门,抽出芯子,对好灯光,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瘘的内口、痔等。
9.肩部肿块
多为
脂肪瘤(lipoma)是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组织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40~50岁的成年人。瘤体质地柔软,圆形或分叶状,位于皮下,可以推动;瘤体大小不等,小的如枣大,用手摸方能触知,大的可隆起皮面,但表面皮肤正常。肿瘤单发或多发,见于体表的任何部位,以肩、背、腹部为多见。多无自觉症状。血管脂肪瘤为一特殊类型的脂肪瘤,以年轻人较为多见,好发于下肢,可自觉疼痛,触之亦有压痛。
- 关键字搜索:
-
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