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遗恨,历史的玩笑(图)

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将山海关视为最后一道防线;关外意气风发的八旗骄兵,则视其为逐鹿天下的最后障碍。然而消长态势非一日可蹴,所有的偶然,都是历史精心设计的必然。

历史是条长河。河流里每一个剧烈的翻滚,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转折。那些影响历史的重大事件看似偶然,细细推敲却又发现背后有许多原因,总是一步一步累积成无法闪躲的必然。

这些年旅行中国各地,每当站在历史分水岭的遗迹时,我总是会遥想那些过往云烟。尤其站在山海关的城楼上俯瞰无垠大地,每寸山河都是鲜血刷洗过的古战场,那种怅然的感觉格外强烈,再无“我见青山多妩媚”的愉悦情怀。


山海关

山海关,始建于洪武14年(1381年),明朝开国大将徐达驱除蒙古人之后,便在河北最东处与辽宁接壤之地修筑长城,并在燕山与渤海之间设立关城。此关因位于山海之间,故名“山海关”。

整座关城周长约4公里,城墙高14公尺,厚度达7公尺,内用夯土填筑,外以青砖堆砌。如果用心查看,还可看见部分青砖上刻着制作工匠的个人基本资料。标明建材何人所造,完工后若无端毁损,则依律军法审判,这确实是防堵偷工减料的好对策。城楼上还可看见一块巨大匾额,上面写着“天下第一关”。每个字高约 1.5公尺,字体浑厚有力,远远望去,在旷野中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更是山海关的精神象征。

如今的山海关虽已成为观光景点,但是关城整体的气势依然威武雄壮。何况山海关历经的大战之险恶与激烈,并不下于嘉裕关、居庸关等天下名关,乃是实至名归的天下第一关。更重要的是,山海关在明代被誉为“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最契紧处”,借由山海关所处的时空背景,清楚看见明清两大政权的消长。

一座山海关,行将就木的大明王朝将它视为最后一道防线。关外意气风发的八旗骄兵,则视其为逐鹿天下的最后障碍。两者孰强孰弱,高低立判。然而这些消长态势都非一日可蹴,所有的偶然,都是历史精心设计的必然。《清仁宗实录》评论前朝时曾提到,“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明朝之亡败不在关隘贫弱,也非缺乏人才,真正的原因恰如南方朔的新书书名──《笨蛋!问题在领导》。

万历执政48年,对明朝而言是场巨大的灾难。这个皇帝怠惰朝政、瘫痪中枢,细看中国帝王史鲜有领导者如他这般荒诞。“深居二十馀年未尝一接见大臣”,对于大臣不朝不见、不理不睬,就连奏章也“留中”不发,既不批示也不发下,存心搁置一旁。除此之外,万历挥霍无度,国家收支长期不均,造成财政枯竭后,又任意加派赋饷,导致关内民变四起。

万历“怠惰朝政”在前,“财政枯竭”在后。长期以往,辽东边务焉能不废?

明朝末期,经略辽东疆土有所成者,仅有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这3人在“无粮、无饷、无兵”极端恶劣的时局下,入驻山海关保国卫民,抵挡后金攻势长达数十年。但他们均受到排挤打压,甚至死于非命。

熊廷弼,身高七尺,文武双全,对于明末辽东战局有重要的影响。他3次赴辽却又3次遭贬,因党争贾祸被处以死刑,最后落个“传首九边”的下场,与袁崇焕的遭遇竟有令人诧异的相似之处。

孙承宗,天启帝的老师,在边防形势危如累卵时,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身份亲临山海关督师,惨澹经营4年,招募十余万辽军,培养出袁崇焕、祖大寿、马世龙等抗清名将。孙承宗戮力练兵屯田,强化边塞,使明军逐步从守势转为攻势,迫使努尔哈赤后退7百里,打造出一条令后金望而生畏的“关宁防线”,为日后的 “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奠定基础。孙承宗数次被奸人、权臣排挤去职返乡,后因清兵绕道进攻高阳城,率领全城乡民守城抗清,弹尽粮绝后自缢身亡。

值得一提的是袁崇焕。《明史》是这样记载的:“袁崇焕,字符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袁崇焕有胆有谋,战功彪炳,官拜兵部尚书、蓟辽督师,与后金的对战中曾获得“宁远”、“宁锦”、“京城保卫战”等3次大捷,力抗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八旗将士于关外。未料却在崇祯3年、后金天聪4年8月 16日(西元1630年9月22日),被崇祯皇帝罗织叛国罪名并亲自下令,惨遭最残酷的“磔刑”凌迟杀害,破碎的遗体被愤怒的乡民分而食之,片骨不留。

熊廷弼之死,尚可说有凭有据;袁崇焕之死,堪称千古奇冤。

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皇帝,腐败怠惰、昏庸无能、近佞远贤、刚愎自用、喜怒无常,几乎所有“失败领导者”的特质全都聚集其上,明朝若不亡,断无天理可言。

然而,历史总是捉弄人的。

袁崇焕死后152年,乾隆皇帝公开为他平反。一份乾隆给广东巡抚尚安的上谕中曾提到,“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尚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

清朝的皇帝,居然替明朝的蓟辽督师伸张冤屈?

城楼上的风悠悠吹来,当我凭靠在山海关的箭垛,回想到这个历史的大玩笑时,不禁哑然失笑。

本文留言

作者洪文宾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