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五类孩子出国最容易受挫折

出国使得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每个人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有些人适应的好一些,很快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友情和机会。有的人则觉得处处不顺,挫折感很重。这一点,孩子们也是一样。

要说孩子出国后容易受挫的原因,我觉得最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孩子是否自信,是否有解决问题、渡过难关的正向经验,从而坚定自己对困难的正确态度;一个是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与人交往顺畅,社会适应性就会好,自己的挫败感就会少。

从我遇到的一些小留学生来看,包括一些从国内移民和家长一起过来的孩子,在以下方面最容易出问题:

第一,不能够尊重和体谅他人。不到北美,不知道他们怎么把他人的身体和财产看得那么重。在学生守则里,最主要说的也是这一点。一方面,说你的身体和财产有被尊重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另一方面,你也不能侵犯他人的这个权利。我们国内对于身体间的触碰没有这么多的清规戒律,尤其是孩子们,在校园里追打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到了北美就不行。我知道的情况,有孩子因为和同学打雪仗,摁住人家往脖子里灌雪,结果被罚停止一次课外活动时间(RECESS)。还有的孩子,因为骂人,说你们XX人如何如何(类似于我恨什么什么人,有种族歧视之嫌),结果被别的老师听到后汇报,最后领了一张正式的要家长签字甚至可能会被放入档案的罚单。

第二,自控力差。都说自控力非常重要,而小孩子自控力都不强,这是事实。但是最后孩子和孩子的区别,有些人能学成出来,有些人最后成为啃老族,我感觉自控力有非常大的作用。没有自控力的孩子,很难得到人家的尊重,在学习上很难有顽强的毅力,在人际关系上也容易受挫!而且,在国外孩子过分自由,可以轻易接触到这种所谓的不良的东西,如果自控力不强容易染上不好习惯。

第三,不喜欢分享。在北美,对所有权极其尊重。比如,是你的玩具,别人要玩一下一定会征得你的同意,但也正因为这样,这里特别强调分享:北美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 Everything we share: ideas, experiences, snacks, ...... 不喜欢分享的孩子,在一个群体很快会成为一个很另类的人,很难交到好朋友。

第四,过分要面子非常在意输赢。有人说,英语好的孩子出来更容易适应环境。理论上说,没错。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我知道一个孩子,在国内的重点中学,据说总考第一,英语也不错。但是到了国外,几个月了,就是不肯开口说英语。对于自己到这里之后的落差无法接受。所以就拒绝进一步的学习。而同时过来的孩子,大大咧咧的没什么障碍,即使自己说得不好也敢说,很快就适应了环境。从这一点上说,学习好的孩子和自信不是一回事。有时候,可能内心还有更大的虚荣和自卑造成了适应环境的困难。而且这类孩子,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也要较劲,这对于融入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利。

第五,和家长不讲心里话。如果说上面四个方面是孩子的社会适应性不好的话,那么这一点就是孩子的安全感,也就是母子依恋关系有问题了。每个孩子到了一个新环境,都会有很大的心理问题,这一点,我们成人都一样。比如我接触到的一个孩子,当他和别人打架了、知道别人对自己有看法了或者是觉得自己受到了别人的不公平待遇了,都不会把自己的做法和家长去说。换句话说,和家长说的事情一般只是好事,等待被夸奖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才10几岁的孩子,自己是想不明白许多问题的,尤其是,安全感有问题的孩子,很可能想要通过报喜来获得家长的赞许,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两面人的性格。而家长,可能孩子在这边发生了特别严重的问题都还不知情。这样,很有可能会有大麻烦。尤其是如果这个孩子还有比较严重的自控力等其他问题的时候,更是让人非常担心。毕竟,北美的学校不像国内的学校那么严格管理,课余时间很多,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结交校外的朋友,而社会上一些不良少年也很多。所以在这一点上,要比孩子自身的其他问题更应该重视才行。

上面说的这些问题,很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良习惯,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是在于他有着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就是把坏习惯去掉之后的结果。好的习惯对人的社会交往至关重要。只不过,在国内孩子一般要到大学甚至都大学毕业了才独立与人交往,学校教育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基本不作为评价指标,所以这些问题到那个时候才会暴露出来。而出国,因为西方教育的评价指标不一样了,使得这些问题比较早的被突出出来。其实,问题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如果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认为这些都不重要,最后,孩子碰壁的几率就会大很多。有些孩子,碰壁了,家长也没有从社会交往方面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理念,只是安慰孩子没关系,结果孩子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认为什么事情都是别人不对,是别人对不起自己,甚至会记恨指出他问题的老师,这样,对孩子的未来更会是百害而无利。有的时候,也许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很多孩子刚到国外,家长往往关注度都放在了孩子语言的适应上,而没有注意孩子在以上方面的调整。其实,孩子语言不好在北美根本不会受到歧视,很多学校为了让孩子适应还专门安排说同种语言的孩子一起结对子,以帮助适应。而如果上面说的问题不注意解决的话,即使孩子过了语言适应期,仍然会有挫败感。

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在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提供好的条件、好的教育,希望孩子的未来之路顺畅幸福。但有的时候,也恰恰是因为我们自身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问题,造成了孩子身上的一些硬伤,就好比现在大家议论的比较多的独生子女身上的一些问题。我很有幸能够看到一些大孩子身上的问题,并且作为自己教育孩子的一面镜子。也希望和所有关注孩子未来的父母共勉!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